近年來,在大舉布局國內環保市場的同時,中國環保企業也紛紛走出去,尋找更多機會。環保企業海外購趨勢愈加明顯,一度成為一種風潮。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底,三年間,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案例共發生約47起,涉及金額近450億元人民幣。從這些案例中,我們試著分析,三年來,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的布局邏輯和趨勢,以期對環保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參考和借鑒。
近幾年,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陸續出臺,環保產業關注度一路攀升。“十九大”后,中國環保市場的大好前景更是不言而喻。威立雅、蘇伊士等國際環保巨頭企業,也紛紛表示將加大對中國環保市場的投入力度。
與此相對的是,近年來,在大舉布局國內環保市場的同時,中國環保企業也紛紛走出去,尋找更多機會。環保企業海外購趨勢愈加明顯,一度成為一種風潮。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底,三年間,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案例共發生約47起,涉及金額近450億元人民幣。從這些案例中,我們試著分析,三年來,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的布局邏輯和趨勢,以期對環保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參考和借鑒。
從“蜂擁而至”到“回歸理性”
2016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呈現出“買遍全球”的節奏,以爆發式速度快速增長。2017年,隨著內地監管政策的引導和規范,以及受到海外審查和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步伐已明顯放緩。
據普華永道分析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增長40%,金額增長21%,創下歷史新高。2016年中國并購市場的交易金額與數量再創新高。其中,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投資金額按年大漲2.46倍至2210億美元(約1.5萬億人民幣)。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達572宗,金額977億美元,接近2014年及2015全年的總和,但同比2016年前三季度則分別下降14.8%和38.9%。”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相對正在放緩。這一趨勢,在環保領域也有所體現。
2013、2014年,中國環保企業的并購觸角還鮮少涉足海外。環保企業大舉進軍海外,是在2015、2016年,這一時期,中國環保企業迎來了海外并購的井噴期。具體情況如下表:
2015年-2017年環保企業海外并購統計表



據中國水網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環保領域海外并購共有15起,累計交易額近80億元;2016年,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案例增至23起,總并購金額已經超260億元;2017年,環保海外并購交易宗數、交易額出現下滑,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案例約9起,已披露的交易額合計約109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的節奏變慢,但涉及的金額相對較大。近三年的海外并購趨勢顯示,固廢和污水領域占比最高,分別為37.5%、34.5%,第三是供水,占比達6.3%。從已經披露的2017年9起海外并購案可以看出,不同于2016年中國環保企業有近一半海外并購案例在固廢領域產生,2017年水務領域依然是環保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戰場,其次才是固廢、土壤修復以及大氣治理。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認為,這樣的分布趨勢,可能與國內環保PPP走熱有很大關聯。
相對于2015年、2016年的井噴式發展,2017年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的熱情稍有下降。但薛濤也指出,“與其他行業受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加強外匯監管的影響不同,環保領域的海外并購相對來講依然保持了較高水平。”受政策影響,未來環保企業的海外并購將更加趨于理性。
發達國家依然受環保企業青睞
從近三年的環保企業海外并購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國環保企業選擇的海外并購標的多在發達國家。2015年,首創環境14.8億拿下新西蘭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務提供商BCG NZ Investment; 2016年初,北控14億歐元收購德國垃圾焚燒發電廠運營商EEW交易塵埃落定;2017年,中國天楹擬作價85.74億元購買江蘇德展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歐洲環保龍頭企業Urbaser100%股權,不僅是中國環保上市公司2017海外并購的收官之作,也是年度交易金額最高的一筆海外并購案例。
之所以發達國家會成為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布局的首選。首先,是因為發達國家相對法規制度比較完善、健全,財務回報高而穩定,大大降低了項目的風險指數。其次,發達國家環保市場發展較早,相對有更豐富的技術和項目經驗,這也是我國環保企業扎堆發達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有,發達國家環境治理水平已經走在前沿,環保市場基本飽和,急需找到新的市場突破口,通過合作打入新市場,成為發達國家環保產業的優選渠道。這也是并購案例順利達成的重要促進因素。
從以上統計圖表可以看出,2017年,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所處國家上相對呈現分散。和前兩年相比,在德國的并購數量明顯減少,2016年并購標的就有5家德國項目。減少的原因之一在于,2017年7月12日,德國內閣通過了一項新規,主要用于限制歐盟以外國家的收購行為,成為第一個采取措施收緊外資收購的歐盟國家。
雖然相對有分散,但歐洲、美洲和澳洲的環保市場依然是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的優選市場,且歐洲為主。薛濤指出,這符合E20研究院對海外并購和投資的判斷:海外并購主要是發生在發達國家或區域;而投資則主要發生在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民企活躍旺、國企底氣足,海淘偏好各不相同
中國環保企業通過海外收購品牌、購買知識產權和技術,從而提高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近幾年,環保企業的海外并購,基本是通過參股海外企業、控股海外企業、以自有資金在海外設立全資子公司等方式。
編輯:
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