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1-25 09:32
來源:
作者: 傅濤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精髓要義之一,為環境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2018年11月,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著的《兩山經濟》正式出版,對“兩山論”如何落地實踐進行了深度研究。2019 E20環境產業圈層總裁閉門年會上,傅濤總結《兩山經濟》的精髓部分,分享了“兩山經濟”視角下,生態環境產業的未來。分享內容將分為六篇文章推送,今日將推出第六篇。
分享內容將分為六篇文章推送,今日將推出第六篇,歡迎持續關注:
六、攜手2019,向時代致敬、向企業家致敬、向祖國致敬
傅 濤
撲面而來的2019年,需要企業一起穩中求進,用價值奇點來造就傳奇。環境產業是難得的應該有充分自信的產業,企業只要找到自我價值奇點,可以鏈接更多的企業同伴。E20成立了創新訓練營,也在幫助環境企業找到價值奇點。
企業占據價值奇點后,就成為了細分領域的領跑者。對于企業來講,不僅要領跑,還要讓用戶看得見。領跑者只有擁有了跟隨者,才能引領潮流,引起政府重視,引起資本重視。
傅濤說,“我們要向偉大的時代致敬。”
中國正處在一個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雖然成功很難,但一旦成功就是世界級的。在領跑者的世界里,想成就偉大,注定沒有對標者。中國在“四大自信”下,不需要對標,相信生態文明一定能引領世界。
“我們要向環境企業家的情懷致敬。”
只有環境企業是通過先利他而后利己的。與很多企業和行業不同,環境企業只有利于社會、利于生態,才能更好的生存。所以環境產業是敢于算大帳的有偉大情懷的產業。與生態文明相合,目標要遠大,行動具體而到位。偉大強調的不是千億級的盈利目標,而是企業服務于社會的情懷。首先從別人的利益角度出發,才稱得上偉大。
“我們要向偉大的祖國致敬。”
建國70年,中國正在書寫生態文明的新傳奇。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道路上,中國可能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因此,更需要環境產業的力量融入。
在此,傅濤呼吁,環境企業要共同為生態文明的建設做出貢獻。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