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6-17 15:4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成楊
2011年6月17日,“環境產業校企合作、協同創新研討會”暨“清華大學-北控水務集團環境產業聯合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胡德平、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等共同為環境產業聯合研究院揭牌
清華大學—北控水務集團環境產業聯合研究院(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Group Limited Joint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Industry,簡稱“環境產業研究院”)是在環保產業地位全面提升、國家產學研合作政策進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由國內頂級學府清華大學和水務領軍企業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非獨立法人研究機構,憑借清華大學在環境產業研究和人才培養教育方面的優勢,結合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在中國環保行業的實踐經驗和資金優勢為百年清華再添新的研究力量。
成立儀式上,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胡德平、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級巡視員胥樹凡、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司長程曉冰、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撫生、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等紛紛致辭。“環境產業校企合作、協同創新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陳吉寧、北控水務集團總裁胡曉勇發表主題演講。
參會嘉賓合影
校企合作,產學研高效結合
環境產業研究院的成立是清華大學響應國家高等教育機構參與推動國家節能環保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協同創新機制、開展知識創新與人才培養機制創新、更好的服務于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一個重要舉措。胡德平委員在致辭中表示,研究院是我國產學研結合誕生的一種新體制,由我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和全國水務最具實力的北控水務共同合作的環境產業聯合研究院今后必然會為我國綠色經濟、科研教學增添一股新生活力。
北控水務是北京市政府國資委旗下派往香港的一個窗口,是我國水務市場的領先旗艦,胡曉勇總裁介紹,北控水務的發展與集團的科研開發密不可分。如果沒有對研發的重視與投入,北控水務就無法取得今天的成績。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研發往往會遇到局限,與國內一流學府清華大學合作,成立環境產業聯合研究院正是北控的破局之舉。強強聯手,在環境研究、成果轉化、教育培訓、產業結合等多方面開展工作,打造產學研結合的協同創新優秀平臺,共同推動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
三大研究方向 積極應對水問題
2011年,節能環保產業正式位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肩負起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戰略使命。吉林副市長介紹,作為水資源十分匱乏的城市,北京市政府將解決水問題作為“十二五”期間維系城市運轉、提高城市功能的第一位任務,圍繞水的研究就愈發顯得急迫和重要。清華大學和北控水務集團的環境產業聯合研究院的成立為水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環境產業研究院以“助力國家環境產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為環境產業的振興提供戰略指引、技術創新以及人才培養的支持”為宗旨,致力于中國環境產業政策研究、環境領域高新技術研發與應用以及環境產業高級人才的培養與開發。“中華環保第一人”曲格平先生和錢易院士在致辭中都表達對研究院未來發展的殷殷期望,政策研究、技術研發、人才培養,不僅是環保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題中之義。曲格平理事長表示,在研究機構遍天下的今天,怎樣在“質”的層面進行提升,真正提高我國的整體科研水平就成了研究機構的目標。“期待著清華大學與北控水務,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兩大巨頭的結合激發出燦爛的火花。”
積極推進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實現校企雙贏,北控水務與百年清華一起為綠色中國的明天積蓄力量。
相關報道: 第一個校級環境產業研究機構 肩負環境產業發展重任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