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4-26 09:24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張倩
2011年4月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環發[2011]36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部級高度指出:大力推進環境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環保需求的產業化。“《指導意見》將是未來十年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指導!其市場影響力將不亞于建設部2002年發布的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指導意見。”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網顧問總編傅濤如此評價。
對于《指導意見》的出臺,傅濤認為,其亮點有三:
首先,《指導意見》從部級高度提出:大力推進環境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環保需求的產業化。其具體為大力推進環境保護設施的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服務;大力發展環境咨詢服務業;鼓勵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
傅濤指出,在國家要求力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背景下,環境服務業成為環境保護部的重要抓手。環境服務業為依據環境效果計費,其服務范圍寬廣,不僅是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還包括土壤、河流、湖泊、生態修復等等。
環境服務業也正是當今環保產業的主角。據傅濤介紹,環保產業經歷了主體由設備制造業,到EPC,再到服務業的發展過程。同時,環保產業也已逐步從社會發展問題上升為經濟發展問題。“未來十年,環保產業不僅要支撐環保領域發展,還要支撐就業、支撐經濟增長。”傅濤說。
那么,如何更好地推進環保產業的發展?傅濤表示,這正需要鼓勵服務外包。即引入專業化公司進行運營,由第三方提供服務,實現環境服務的外部化,從而實現服務效率的提高。
另外,《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擴大環保產業有效需求。傅濤解讀道:《指導意見》已形成共識,即要做大環保產業總量,必須提高環境標準。
此外,《指導意見》強調,環保各個職能部門都要加強監管,以保證環境標準的執行。(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