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3-18 13:1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張倩
2000億地方債券正式宣布開閘!
3月5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2000億地方債券的投資方向已確定,除四川地震災后重建外,將重點投資于廉租房住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水電路氣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市電網改造;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建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六個方面。
那么作為分得一杯羹的環保行業,2000億地方債券的“輔佐”究竟意味著什么?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掌權人”有了穩定合法的融資出口
毋庸置疑,正如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有感而發的一樣:“環保行業需要地方債券的出現!”
與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不同,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并未劃分在中央投資范圍內,無法享受“國債”的“恩惠”。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投資主體是地方政府,對地方投資需求最大。而地方發債的設想長期受困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限制,地方政府沒有穩定的投資工具,即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堅實的資金保障。
長期以來,企業債券一直以“準市政債”的身份“效力”于地方建設融資事業。但企業債券相對于地方債券而言融資成本較高,手段也更為繁瑣。
而此次2000億地方債券獲中央批準發行,結束了地方政府借“企業債”之手融資的迂回戰術,拓寬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資渠道,提供給地方政府一個穩定合法的融資出口,對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意義重大。
但北控水務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胡曉勇卻表示出幾分擔憂:水務建設究竟能在地方債券中占到多大的份額,目前還是個謎。但胡曉勇也肯定地方債券的發行是個好事,“面臨促進內需進程中仍存在的較大資金缺口,地方債券的發行無疑將促進地方配套設施建設的發展?!?/P>
地方債券將與企業投資協同 催生環境領域運營市場
起初面對4萬億“救市”計劃的出臺,很多環保企業坦言直面“擠出效應”的無奈。那么對于已獲批發行的地方債券,又是否會對企業投資帶來影響呢?
“地方債券的發行對企業的投資并不完全呈排斥性,反而可以和企業投資協同。”胡曉勇解釋說,政府有了投資能力,但未必占有投資的全部。地方債券只是起到了推進的作用,畢竟地方建設資金還存在缺口,還需要社會資本的介入。
同時,胡曉勇預測,地方債券在環境領域的應用將催生運營市場。越有錢的地方越需要配套的錢,地方債券填補項目資金缺口后,地方政府就會撥款運營,具有運營品牌的企業就會搶得先機。
而運營品牌的建立不會游離于企業原有的規模,胡曉勇解釋說,“一個大規模的企業培育運營品牌的條件越充分?!?/P>
相關新聞: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