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技術將成為環境服務業的雙刃劍
時間:2008-05-30 21:5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王彩霞
當前,環境服務業在國際環境保護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提高,已經逐漸發展成最具發展潛力的環境保護產業領域。環境服務業的主體也從單一的科研設計單位,延伸到環保產業的各個環節。在國家投資和社會資本拉動下,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重點領域的市場需求也不斷擴大。但是,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城市環境服務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課題組對我國10個大中城市的調查,目前國內環境服務業的發展在城市化進程中滯后于經濟發展。
作為WTO劃分的七大國際服務體系之一,環境服務業包括環境技術與產品研發、環境工程設計、環境咨詢評價、環境監測、環境貿易與金融服務。在5月29日舉行的“節能環保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需要從對人力生產率的重視,轉向提高資源生產率和環境承載力上,而經濟發展依賴于技術進步,因此“要大力發展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多重價值。隨著全球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加強,綠色技術將逐漸成為環境服務業發展的雙刃劍,通過綠色技術創新,企業不但可以加強技術競爭優勢,而且將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和公眾形象。環境服務企業必須把握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占領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綠色技術制高點。
2007年6月12日,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的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環境服務行業企業之間戰略聯盟的形成,包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工程公司、咨詢公司、設備公司等環境保護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握指成拳。而2008年5月28日,中國水網“水商圈”的開通更是連通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將對設備的規模化、標準化和系列化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為環境服務業綠色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專業的商務服務平臺。
目前,桑德集團、金州環境集團、威立雅環境集團、首創股份、中法水務等環保行業的領跑企業也都看到了綠色技術背后巨大的市場潛力,加大了對自身技術研發的重視,并付諸于行動。2008年5月26日,桑德集體投資建設的大型環保設備制造基地在湖北咸寧破土動工,金州環境集團、威立雅環境集團、中發水務等各大投資公司也紛紛成立技術研發中心,加快了環境技術的進步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自主創新,開始了在綠色技術道路上的賽跑。
當然,綠色技術也需要國家政府的進一步支持。“發展綠色技術需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社團組織推動,發揮多方面合力。”王玉慶指出,國家要明確支持鼓勵綠色技術的研發,在產業政策、技術政策、財稅政策、科研立項、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對綠色技術的扶持力度,為企業發展綠色技術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融資環境。
王玉慶還指出,企業在加大自身綠色技術研發投入同時,可以利用政府建立的創新基金,以及通過證券市場、風險投資等各種渠道籌資,推動綠色技術的研發。
編輯:王彩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