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環保政策,文一波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他十多年前從做水處理起家,而今已經擁有了兩家環保類的上市公司,已經涉足了幾乎所有制造污染工業的污水處理項目,例如化工、造紙、紡織、制藥、食品等等。
文一波告訴本報記者,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的工業廢水量是世界最多的,中國的工業雖然不是很高,但排出的廢水量卻較多,處理的難度也較大,而與其他新加坡的上市公司相比,伊普國際所涉及的領域最廣。“在中國,處理工業廢水的企業大大小有4000-5000多家,而在他們當中,伊普國際的規模較大,即使那些在中國上市的水務公司,也沒有做工業廢水的。”他說。
伊普國際:加速收購
此前不久,伊普國際在新加坡宣布成功配股,伊普國際CEO王志立告訴本報記者,伊普國際自2006年10月首次公開售股后,市場一直對該只股票保持強勁的需求,此次配售行動將有利于增強公司股票的交易流通率、擴大運營資本并為公司開拓新的海外市場提供資金支持。
王志立進一步解釋說,伊普國際正在考慮收購有關的環保設備公司等產業鏈上游企業,由于環保設備易于在海外市場銷售,因此對環保設備公司的收購將有助于我們拓展給水與廢水處理技術的海外市場,伊普國際下一步將進一步開拓產業鏈條,以更好地整合環保設備生產過程,并致力于成為廢水處理業務的全方位綜合服務商。
文一波說,我們作為環保行業內的企業,壓力會變得越來越大,假如運行出了問題,那我們將遲早會被淘汰出局,各方面都要努力提高才會在未來的市場中有一定的競爭能力,才能適應日益變化的市場要求。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秘書長郝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事實上,環保產業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機遇:一方面,中國1/3的河流和1/4近岸海域遭到嚴重污染,主要城市中近半城市飲用水源不合格,造成飲用水源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是糞便污染;另外工業和農業化學污染也是城市飲用水源不合格的重要因素,這無疑給水處理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也拉動環保設備等相關行業。
一位業內人士說,隨著全球資本來中國淘金的腳步,其帶來的新投資理念和操作方式打破了國人的一貫思維,從而使一些原本不受重視的新興行業迸發出機遇的火花,即便是對環保產業毫不了解的人,只要提到無錫尚德、玖龍紙業或施正榮、張茵,就會感覺中國經濟的熱點正在向什么地方轉移。
環保產業:機遇空前
據統計,僅2006年上半年,國內環保專用設備制造業就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597.72億元,同比增長31.01%,相當于整個“九五”期間的環保投資總額。
對此,郝淳表示,環保產業的發展首先是由于國內的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走的是以高能耗和高污染為代表的粗放型模式,使得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的持久競爭力,中國有大力發展環保產業與循環經濟的長期需求;同時,隨著發達地區的經濟開始了產業升級,其對舊產業、舊工藝的淘汰也對環保設備的需求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而近些年環保產業的突破性增長則主要是因為國家對環保問題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新環保措施的出臺與既有措施的執行力度都得到了極大推進的緣故,這一切都促使中國環保產業開始出現快速的增長。
從政策層面來講,政府正在把環境的相關政策上升到制度層面,一要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包括水、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供熱、土地等的價格;二要落實污染者收費的政策,包括完善排污收費政策、提高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運用價格手段促進電廠脫硫、推進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等;三要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包括鼓勵資源再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燒、生產使用再生水、抑制過度包裝等等,這一切都在構成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從而促進環保產業的飛速發展。
(新聞來源 桑德集團網站)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