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9-23 13:15
來源:青海生態環境
近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同志組織召開環保警示和不良企業約談會,對2023年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中被評定為環保警示和不良的32家紅黃牌企業進行集中約談,各市州生態環境局、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處室單位負責同志等5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通報了2023年度重點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整改和信用修復要求。10家被評定為紅牌不良企業代表作了表態發言。西寧市、海西州生態環境局匯報了轄區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監督管理情況。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同志就持續做好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提出要求。
會議指出,2023年度重點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向社會公示以來,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省生態環境廳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召開環保警示和不良企業約談會,主要是提出工作要求,及時幫扶指導企業整改問題和信用修復,督促各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和第三方環境服務機構持續改進環境行為,提升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能力和水平。
會議強調,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發展中在金融支持、行政許可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各地各有關企業要以此次約談會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對做好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對標對表抓好整改落實,做到真整改、真落實,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會議要求,一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有關企業要第一時間向“一把手”匯報約談會有關情況,充分認識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對企業發展影響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責任和誠信意識,持續加強企業環境信用建設,服務全省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進一步提高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認識,加強組織協調,細化落實工作舉措,確保評價結果客觀公正。二是落實責任,加快整改。各有關企業要切實承擔起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社會責任,深刻汲取經驗教訓,認真做好整改工作,抓緊補齊差距短板,確保整改全鏈條全過程不打折扣、達到目標要求。要在建立健全環境管理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做到以案為鑒,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梳理問題,確保整改取得成效。要以法律法規為制度準繩指導生產經營全過程,自覺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三是強化應用,加強宣傳。各級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要充分發揮信用評價結果導向激勵作用,抓好信用評價結果有效應用,提高評價效能。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政策制度學習,完善工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幫扶指導企業持續做好信用評價自評自查工作,提高工作質效,確保評價“精準實”。同時,要注重宣傳引導,積極向社會公眾及企業宣傳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全方位解讀環境信用方面的政策,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守法氛圍。
通過此次約談,有效加強了生態環境部門與企業溝通交流,進一步增強企業環境信用意識。下一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將持續做好幫扶指導,不斷完善環境信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工作機制,助力企業重塑信用,努力走向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軌道。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