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3 10:10
來源:環境有道
3月31日,西南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大會暨“環境+”學術研討會在犀浦校區舉行。
學校黨委書記余敏明,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汪華林,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彭勇,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張軍,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何正友,南昌航空大學原校長、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羅勝聯、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黨委書記李芳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鴻研究員、中山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院長歐陽鋼鋒教授、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院長劉猛教授、中科院城市環境所趙峰研究員、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江霞教授、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董帆教授、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冬波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賈漢忠教授、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陳宏教授、四川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伍曉春教授、西南交通大學揚華學者牛軍峰教授等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業領導出席大會。學校黨委副書記高平平主持會議。
余敏明代表學校向環境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對環境學科的老領導、老同志以及廣大教職員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和大力支持學校辦學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海內外環境校友表示衷心感謝。余敏明指出,學校高度重視環境學科的建設,強化學科內涵式發展,加強學科專業發展規劃,加大資源保障力度,推動學科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前,學院師資隊伍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共建高速鐵路安全運營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擁有一個環境污染控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面向交通強國、綠色發展的國家戰略部署,結合學校軌道交通學科集群的優勢,先后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400余項,在交通工程、環境控制、區域開放、環境保護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產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青藏鐵路、京滬高鐵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和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重大貢獻。余敏明要求,環境學院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理念,主動面向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建設學科有特色、行業有優勢、國內有影響的研究型學院,為綠色低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再立新功。
何正友宣布學校關于組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通知。
在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余敏明、賀克斌、汪華林、彭勇、張軍、學院黨委書記甘霖、執行院長龔正君一起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
彭勇向環境學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表示,西南交通大學在128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的學術成果,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批棟梁,同時長期致力于為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服務與方法,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西南交通大學環境學科組建成立環境學科與工程學院是順應時勢而為,必將迎來高水平發展的新篇章。他希望,環境學院聚焦黨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推動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融合協同創新,為四川乃至全國生態環境事業的發展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產出更多一流的科研成果。
教師代表、環境學院歐陽峰教授,學生代表、環境工程專業2020 級本科生林朝標相繼發言。他們表示,環境學院師生將矢志不渝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投身于環境科學的學習與研究中,身體力行、久久為功,為共建美麗世界作出交大環境人的貢獻。
在學院成立大會籌備期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多家企事業單位、兄弟高校和校內各單位發來題詞、賀信、視頻,衷心祝賀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殷切期盼學院發展得更快更高更好。
在隨后舉行的“環境+”學術研討會上,賀克斌院士、汪華林院士、張軍分別作題為《碳中和背景下環境學科的機遇與挑戰》《碳中和背景下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思考》《把握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戰略方位,在建設美麗中國新征程中建功立業》的主旨發言。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