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6 09:46
來源:E20水網固廢網
作者:傅濤
2017年,趙笠鈞為E20環境商學院CEO特訓班授課
臨近龍年春節,2月3日,早上的陽光很燦爛,心中卻有些傷感。博天環境處罰及退市的事件終于坐實。我嘗試著換位思考,假如我是這時的趙笠鈞,來自員工、股東、客戶的壓力會有多大呢?我與笠鈞同年,生日差幾天,前天是他56歲的生日。他與我一樣,從體制內辭職,在民營企業的賽道上,踐行使命與擔當。我們不僅年齡一樣,價值觀也相同。我們還是多年的水業萬里行隊友。在團隊中,他講起因汶川地震中的觸動而創業,講起他一生中得意和尷尬的往事,笑容中永遠是樂觀與自信。
2015年,趙笠鈞參加水業萬里行活動
趙笠鈞是我真心敬佩的企業家,2009年開始,博天在他手里的前十年,創造了發展的奇跡。也恰恰是十年的奇跡,埋下了后五年一路蹣跚的因果。趙笠鈞做企業與我最大的區別,是對大與強的選擇順序。我清晰的記得,2013年我組織“環境名企進名校”的綠色人才招聘季。在清華大學的那場招聘會上,趙笠鈞慷慨陳詞博天先做大后做強的夢想。
2013年,趙笠鈞出席綠色招聘季清華大學宣講會
那時的博天是營收幾千萬的中小公司。活動的間隙,我們有過一個民營企業在做強與做大之間如何選擇的討論。趙笠鈞覺得在中國的背景下,民營企業不先做大,就不可能有機會。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也是錯的。他在夢想的時代敢于夢想,敢于用杠桿,敢于以終為始地做大。他錯在杠桿用的太大,慣性太大。即便上市,即便重組,也不能真正著陸,最終在今天很重很重的硬著陸。對個人,對企業,都傷得不輕。想起近五年,因為杠桿過度而失落的眾多環境民營企業朋友,感傷得幾乎落淚。
2018年第四屆沙漠挑戰賽E20環境商學院隊
今天是周末,我用文字體會著眼前的靜好與傷感。心里念著E20第三次創業的即將起航,這次創業是擁抱智能,E20的未來要與智者同行。共勉一句,既然選擇做企業,就永遠不會認輸,就始終有使命與擔當。這或許就是民營企業家的天性。借此向所有為環境無止境的企業家們致敬。
2014年7月19日晚,江蘇鹽城通榆河畔,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展開了一場“亭湖夜話”。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