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1 09:4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兩山智聯
2023(第十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雙百之夜”垃圾焚燒標桿行動夜話上,固廢領域頭部企業的企業家與專家相聚一堂,深入探討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智能化進階之路。(鏈接:以視頻智能撬動行業智能化變革?垃圾焚燒大佬們這樣說)為深化夜話研討成果,推動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主動擁抱人工智能,2023年10月17日下午,“雙百跨越”垃圾焚燒標桿行動智能進階專題沙龍在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召開,垃圾焚燒發電領跑企業再聚首,各企業智能化相關負責人圍繞“解碼智能生態系統,加速產業智能進階”的主題開展熱烈研討,并倡議成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智能化工作組,就行業智能進階方向形成八項共識。
01 環境產業智能化困境——難、貴、慢、亂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傅濤在引導發言中提到,每個行業都在面臨智能化的洗禮,尤其是服務業,環境產業的本質也是服務業,智能進階是行業必然趨勢,然而環境產業的智能化卻面臨著難、貴、慢、亂等多重困境。
第一個困境是難,因為大部分環境企業的決策者都不是智能化專業人員,對眾多智能化方案提供商的各種技術路線很難選擇、很難辨別,在執行落地中很難操作。
第二個困境是貴,互聯網人才平均薪酬要遠高于環境產業專業人員的薪酬,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用于基礎開發,導致智能化項目成本高。
第三個困境是慢,在開發過程中,環境人員很難全程參與其中,只能一次性提出意見。智能系統的交付需要對環境人員進行培訓才能更好的應用,迭代周期長,項目推進慢。
第四個困境是亂,行業智能化標準不統一,智能接口多而亂,內部各系統不兼容,外部迭代升級不順暢,造成了成本高和重復投資。
傅濤指出,突破上述困境根本在于讓環境人主導環境企業的智能進階,選好切入點,建立共建、共創、共享機制,搭建智能進階的行業底座,構建行業智能生態體系,讓有夢想的環境企業都能快速擁抱智能化,自主實現智能進階。
02 構建行業智能生態,共同驅動垃圾焚燒行業智能化進階
垃圾焚燒作為環境產業的重要細分領域,同樣需要智能化破局。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曹斌基于“雙百跨越”垃圾焚燒標桿行動的實踐,提出垃圾焚燒行業的高質量就是實現從“做大”到“做強”的轉向,做強從根本上說就是實現服務產品化,關鍵在于提升自己的“專業度”,而打造環境人自己主導開發的垃圾焚燒智能技術創新生態平臺,就是要讓環境集團快速擁抱智能化從而實現服務產品強感知、可證明、利獲得。為此,曹斌提出了垃圾焚燒行業智能進階八條倡議并得到與會代表的廣泛響應與認同。
03 用好AI工具,搭好生態平臺,攜手推進垃圾焚燒新發展
沙龍研討環節,垃圾焚燒發電領跑企業智能化相關負責人圍繞如何依托平臺、擁抱AI,破解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智能化“難、貴、慢、亂”困局,提出了寶貴建議。
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數字化官方煒表示,推進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智能化進階恰逢其時,首先要明確智能化的定位和目標,然后才能確定智能化的技術手段。智能化與焚燒業務的融合,既需要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內部團隊形成合力,也要適當引入AI大廠為智能化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在和外部技術廠商合作推進垃圾焚燒智能化的過程中,需要一個統一的平臺從行業角度形成共識和原則,打消知識產權顧慮。垃圾焚燒智能化進階勢在必行,但是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在智能化道路上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流程,這既延緩了智能化發展速度,也導致智能化發展很“亂”,進一步降低了智能化的復制和推廣價值。因此,我們在智能化進階過程中需要借助平臺的力量,整合行業力量,形成行業共識,以統一的標準促進智能化快速發展。
上海康恒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建平建議,我們要積極擁抱AI,努力破除行業壁壘。智能化是垃圾焚燒重要的發展方向,需要我們打破做焚燒的不懂AI,做AI的不懂焚燒的現狀,通過跨界融合,強化與外部AI團隊的合作。只有借助平臺,才能集合行業的力量,促進焚燒企業和AI廠商的合作,突破發展困局。
浙能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信息部總經理胡勇分享了浙能錦江探索智慧電廠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對內調研項目,對外請教專家,明晰智慧電廠的方向。做好智能化推廣的宣講工作,打消員工認為“智能化等于減員”的顧慮,使其愿意在智能化業務融合中分享自己的操作經驗。同時爭取獲得智能化相關政策的支持和資源的傾斜,減少智能化落地的阻力。最后將項目的經營需求描繪成場景,通過技術手段尋求該場景下的智能化應用,讓智能化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王小軍指出,當前智能識別技術不完善也是阻礙垃圾焚燒項目智能化轉型的原因之一。例如熱成像分析只能分析最前面一排的火焰,對于后面的火焰狀態無法進行有效識別;垃圾焚燒組分無法有效的識別和分析;難以預測煙氣的排放等。這就需要一個平臺來匯聚行業力量共同推動智能化的開發應用,降低研發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運維中心總經理王振興認為智能化的工具化、平臺化至關重要。就像電腦上配置的office工具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實現各自的創新、創意,智能化也應該如此。除了制定統一的標準和清晰的智能化規劃以外,我們還需要從工具化和平臺化去考慮智能化的融合發展方向,讓大家可以利用AI工具,在AI平臺上各自開發、各自創新助力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安全、穩定、經濟、高效運行的智能模型。
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海鳴強調,要從穩定運營角度談AI的意義。垃圾焚燒兼具社會屬性和環保屬性,煙氣的穩定達標排放是關鍵。通過引入AI,減少垃圾焚燒設施運行的波動性,實現垃圾焚燒鍋爐蒸發量的長期穩定,進而保證煙氣的穩定排放,間接減少了運行成本,可以看作是破解智能化“貴”的一個發力方向。
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數字化管理部總經理童燕在發言時談到,要讓智能化從成本中心轉向價值中心,使AI賦能降本增效。雖然數字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剛需,但是由于AI不能直接創造價值,在推廣過程中會遇到阻力。這就需要我們統一思想,認知到智能化轉型的意義,通過集團系統化管控實現管理閉環,提升生產運營穩定性,做到安全環保,努力降低風險,爭取小投入大產出。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