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15
來源:怒江州人民政府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施辦法》,云南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怒江州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督察組于2023年9月14日向怒江州進行反饋。督察組組長郭輝軍通報督察報告,怒江州委書記洪維智作表態發言,州委副書記、州長李文輝主持會議。督察組副組長李國墅及有關人員,怒江州委、州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縣(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怒江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在生態更美麗、群眾更幸福上取得新進展。將高黎貢山生物生態安全風險防范和保護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進一步健全8個自然保護地管護機制,加快創建高黎貢山國家公園,實施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建立生物生態安全保護巡護網絡,加強科研監測保護體系建設,有效維護高黎貢山生物生態安全。全面推進怒江大峽谷環境提升暨怒江綠化美化三年行動,成功創建國家森林鄉村8個,2022年林長制考核位次全省第三,近三年河長制考核均為優秀等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怒江、瀾滄江干流和獨龍江水質長期穩定達到Ⅱ類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生態環境狀況優良指數居全省前列。怒江州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州”稱號,貢山縣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并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蘭坪箐花甸國家濕地公園成為國家級生態品牌。
怒江州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23年8月底,督察組交辦的6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4件,階段性辦結2件。
督察指出,怒江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一些進展和成效,但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要求相比,與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及怒江州擔負的重要生態使命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差距。怒江州一些縣(市)和部門保護優先意識還樹得不牢,存在自然稟賦好、生態環境優、環境容量大的盲目樂觀傾向。2020年以來,怒江州人民政府向州人大報告的環境狀況和環境目標完成情況中對應引起高度重視的重金屬污染問題僅泛泛而談。貢山縣人民政府黨組班子2021年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查擺問題偏離主題,蘭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違規審批飲用水源保護地。此外,高黎貢山生物生態安全防范工作還需進一步鞏固提升。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有差距。一些州級有關部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上存在制度執行不到位、安排落實打折扣等問題。瀘水市、福貢縣人民政府未依法向縣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部分河長“巡河不治河”,對巡河發現的貢山縣怒江東岸非法采砂、河道內隨意傾倒生活及建筑垃圾等問題未及時處理。踐行“兩個革命”有差距,工作作風不嚴不實不細,部分群眾信訪投訴舉報件整改不到位。
二是重金屬污染問題突出。怒江州特別是蘭坪縣在履行重金屬污染防控主體責任,堅持舉一反三、統籌推進、系統治理方面還有差距。2022年以來,蘭坪縣委常委會、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均未專題研究部署重金屬污染防控工作,部分企業長期停產閑置,甚至廢棄,廠區無人管理,一些企業污染防控措施不到位,環境風險隱患長期存在,影響周邊生態環境。
三是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短板突出。瀘水市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約為33.2%,每天約有1萬立方米生活污水直排怒江,距2025年底50%的整改目標還有差距。瀘水市管網底數不清,日常巡查維護不到位,芭蕉河、賴茂河及小沙壩河等排污管多處破損,直排污水超標嚴重,其中芭蕉河入江口僅285米范圍內40余根排污管就破損30余根。福貢縣、貢山縣城市管網建設滯后,破損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污水處理廠長期低負荷運行,大量生活污水未經收集處理直排怒江,蘭坪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不能穩定達一級A標。鄉鎮鎮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建未建、建而不管、建而不用等現象依然存在。全州29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低,尚未建成的鄉鎮污水直排附近河流,已建成的稱桿鄉、啦井鎮設施建而未用,瀘水市上江鎮完小附近污水直排嚴重。鄉鎮鎮區生活垃圾普遍存在露天焚燒現象,瀘水市老窩鎮、古登鄉、稱桿鄉,蘭坪縣營盤鎮、河西鎮、兔峨鄉垃圾焚燒殘渣就地露天堆存。
四是部分督察檢查反饋問題整改標準不高、要求不嚴。瀘水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推進工作受阻后又調整為水泥窯協同焚燒,存在未經批準擅自調整變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措施的問題且項目推進滯后。瀘水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與2022年同比下降,2023年1至5月出現7天輕度污染天氣。全州29個涉重金屬廢渣堆存點仍有8個未完成驗收銷號。194個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圖斑仍有81個未完成生態修復。
五是其他生態環境問題需引起重視。怒江州級有關部門及四縣(市)對建筑垃圾處置缺乏統籌謀劃,基本處于無序管控狀態,隨意傾倒、亂堆亂存現象突出。其中瀘水市小沙壩村、蘭坪縣上金龍村、七聯村建筑垃圾隨意傾倒問題突出,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周邊水環境。瀘水市相關職能部門對采石場日常監管不力,礦山生態修復緩慢。城市污水雨污分流不徹底,截污控源不完善,導致部分斷面水質出現波動。
督察要求,怒江州委、州政府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壓實責任,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助推高質量發展。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強調,怒江州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45個工作日內報送省委、省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