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0:57
來源:北京環衛集團
8月1日早晨8時30分許,北京環衛集團接到市委市政府緊急任務,趕赴門頭溝區,支援道路清理和環境秩序恢復任務。集團黨委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抽調200余名職工、50余部大型機械車輛,迅速在門頭溝區展開作業。
主要領導一線指揮接到任務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蹤陽,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亮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專題會,調度集團所屬9家單位的人員和作業車輛。上午10時30分,全部人員和車輛集結完畢,11時30分到達了門頭溝區的集合點。在與屬地工作人員溝通后,明確集團負責門頭溝區馮石環線、石龍西路區域的環境恢復工作。
支援隊伍迅速集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蹤陽作動員講話
暴雨過后,馮石環線、石龍西路等馬路上都積有10多厘米厚的淤泥,路中間隔離帶周邊纏繞著一團團的雜草和樹枝,車輛路過時需要繞行,行人在步道行走時也無處下腳。
此時雨仍然在下,高蹤陽同志帶領集團干部職工冒雨仔細勘察任務路段,同時細致研究作業方案。集團承接的工作任務比較復雜,光是馮石環線這一個任務路段作業面積就近一萬平米。為了更加快速地恢復環境秩序,集團支援隊伍兵分兩路,分別在馮石環線、石龍西路展開作業。
“在主路,以機械作業為主,先用大型鏟車、多功能作業車前的刮板,把淤泥鏟起并堆積起來,然后再用大型清運車輛拉走,運到指定位置,最后再進行沖洗作業。”在現場指揮的集團副總經理劉凱說,“人行道主要通過人工作業的方式,通過鐵鍬等工具,將路面清理干凈。”
集團一輛輛高大威猛的現代化作業車輛大顯身手,在馮石環線來回穿梭,將淤泥和各種各樣垃圾推到路邊。人行道上,來自各單位的作業人員同樣干得熱火朝天,汗水混雜著雨水,把他們身上的工作服全都打濕了。不少門頭溝區居民拿起手機、相機拍攝集團大型作業車輛的風采。
利用多功能作業車清理淤泥雜物
清理人行道上的淤泥
清理隔離帶上纏繞的垃圾
清運淤泥
8月1日下午3時,馮石環線道路兩側堆起了一座座淤泥堆,主路慢慢恢復了通車,行人也可以在步道上行走。馮石環線路邊幾家餐館的老板被集團廣大工人的辛勤付出所感動,邀請集團工人累了進屋喝杯水、歇歇腳。“暴雨過后,我們出門也都是一腳泥,也沒有顧客來餐館吃飯了。今天你們北京環衛集團工人來,可幫了我們的大忙了。”餐館老板說。附近小區物業還主動給奮戰的京環人搬來了20多箱礦泉水。
中國新聞社,贊117突擊隊員展風采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集團專門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來自環服公司的黨員李寶豐帶領30多名公司同事一起,奮戰在石龍西路地段,此處路面同樣被厚厚的淤泥覆蓋。“最難處理的是自行車道上的雜物,由于不方便使用機械作業,大家只能利用鏟子一點一點清理,有的纏繞在隔離帶上的垃圾得直接用手去清理。”李寶豐說。今年49歲的他說話聲音洪亮,底氣很足,“今晚干到幾點還不確定,休息的前提一定是先完成好工作任務。”
集團的46名青年突擊隊員也參與到清淤任務中。來自董村園區公司運營與安全部的李一多說,“我和不少同事奮戰在人行道上,拿著鐵鍬干活的間隙,看到集團現代化的機械設備輪番上陣,讓原本臟亂不堪的主路路面逐漸恢復原本的樣子,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以‘北京環衛’為榮。”
8月1日傍晚7時30分許,任務路段路面上的淤泥、垃圾基本清理完畢。集團曾參與過閱兵保障的大型高壓洗地車也來到了現場,對馮石環線進行收尾的洗地作業。洗地車來回作業幾趟,道路終于實現“路見本色”。
利用大型高壓洗地車實現“路見本色”
8月1日晚上10時30分,隨著最后幾堆淤泥全部清理完畢,集團當天的作業任務全部圓滿完成。“今天的任務,大家完成得特別好。目前市委市政府、市城管委給我們安排了新的任務,大家接下來幾天還要繼續加油。”集團總經理助理、生產運營部部長許傳林說。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