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0:22
來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7部門聯合發布了《山東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01
制定背景
2022年,生態環境部等7部委聯合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明確了全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總體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按照國家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方案》。
02
決策依據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生態環境部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
03
出臺目的
基于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統籌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充分利用現有生態環境制度體系協同促進低碳發展,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逐步形成以降碳為引領,統籌推動減污、擴綠、增長的新格局。到2025年,源頭協同防控體系初步建立,重點領域協同增效取得明顯進展,環境治理協同控制能力有效提升,區域、城市、園區、企業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成效顯著,初步形成污染物和碳減排協同增效的新局面。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顯著成效,助力全省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環境質量改善與碳達峰協同水平顯著提高,典型創新經驗做法得到有效推廣,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發展模式基本形成。
04
主要特點
《實施方案》的任務舉措突出4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突出減污降碳措施協同。對于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公轉鐵”“公轉水”、清潔取暖改造、落后產能淘汰等能夠同時減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措施,注重提質增效,增強減污降碳政策協同性;對于大氣、水、土、固廢環境治理等可能存在減污增碳的措施,注重優化治理技術路線,加強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強化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二是構建減污降碳一體化推進機制。充分利用現有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政策體系和統計、監測、監管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基礎能力和市場機制,一體推進減污降碳,形成有效激勵約束機制,有力支撐減污降碳目標任務落地實施。三是強化減污降碳源頭防控。緊盯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頭,突出主要領域、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強化資源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加快形成有利于減污降碳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四是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模式創新。依托重大國家戰略、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生態工業園區、行業標桿企業,將區域、城市、園區、企業協同創新路徑具體化、清晰化。
05
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共分為7大部分。一是總體要求。明確了我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二是減污降碳源頭防控。主要是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開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三是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分別從工業、交通運輸、住建、農業、生態等領域提出減污降碳的政策措施。四是環境治理路徑優化。不斷優化大氣、水、固廢、土壤等領域減污降碳技術路徑,協同推進環境治理與碳減排工作。五是開展模式創新。探索區域、城市、園區、企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新模式。六是政策保障。主要從實施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工程,完善減污降碳法規標準體系,加強減污降碳協同管理,強化經濟政策,提升監測、統計、核查、核算和報告基礎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支撐保障措施。七是組織實施。從加強組織領導、宣傳教育、監督考核等3方面明確了具體要求。
政策原文:《山東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