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濟寧市:2023年深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

時間:2023-05-23 09:10

來源:濟寧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局,恪守有內涵、有品位、有顏值、有溫度和規范化、網格化、精細化、智能化“四有四化”目標,鞏固城市管理品質提升攻堅成果,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突破年”行動,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一條主線,抓好新城建和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測兩個全國試點,實施七項重點項目,抓好九個方面重點事項,用繡花功夫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擦亮精致優美、整潔有序的城市名片,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1.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采取讀書班、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引導全局黨員干部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報告精神實質。強化黨員學習教育,發揮“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平臺作用。扎實推進模范機關省市縣“三級聯動”。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好研究匯報、自查督查、考核評價等制度,認真分析、主動研判意識形態領域新情況新動向。

2.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豐富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內涵,落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制度,推進機關黨建工作創新項目,打造優秀主題黨日案例。深化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提高星級支部占比,打造“特色黨支部”,創建“共產黨員先鋒崗”,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嚴格黨內談心談話制度,健全工青婦組織,開展技能比武、“全民閱讀”“全民健身”活動,提高黨員干部職工凝聚力向心力。

3. 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履行黨組織書記抓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對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親自抓、負總責。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在人事變動等關鍵節點開展廉政談話,在重大節假日做好廉政提醒,認真排查廉政風險點,健全完善廉政檔案。

4. 強化正風肅紀。開展經常性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自查自糾,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加強隊容風紀建設,執法人員按規定著裝,正確佩戴標識,做到儀容整潔、舉止文明,進一步提高城管隊伍規范化建設水平。

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有機更新

5. 加強市政設施養護管理。做好11條道路、25座橋梁、14座泵站和相應路燈設施的巡查、維修管理,提高道路(橋梁)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適度,保障市政設施完好,路燈裝燈率100%,亮燈率≥99%。完善執法聯辦流程,嚴厲打擊私自挖掘城市道路、雨水管網私接混接行為。

6. 實施城市防洪排澇設施提升項目。啟動改造升級雨水泵站3座,同步實施配套管網建設。對11條道路實施地下空洞物探和排水管線普查,消除安全隱患。汛期前完成11條道路雨水管網清淤、雨水井箅清掏,對易澇點、6座下穿式橋涵、強排泵站實施智能化改造,試點開展初期雨水治理,建設智能分流井及多功能雨水口截污袋等。實施火炬路(太白樓路至洸河路)、紅星路(火炬路至洸府河)、南文昌閣街(車站東路至建設路)、火炬路(公鐵立交橋至濟鄒路)、澳門路(火炬路至洸府河)等道路雨水管道改造,提升雨水管網水質,解決路面積水及雨水管道水質不達標問題,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完善防汛物資相關管理養護制度,建立防汛物資管理長效機制。

7. 實施市直橋梁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結合安全運行監測試點要求,建設濟寧市城市橋梁安全監測系統平臺,實現對如意洸府河大橋、南二環京杭大運河橋、濟寧大道京杭大運河橋、八里廟京杭大運河橋、興唐京杭大運河橋、紅星路洸府河大橋、濟鄒路洸府河大橋、南二環連通橋、運河高架橋等9座橋梁的智能監測及安全預警管理,為濟寧市城市橋梁安全運行及養護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8. 抓好“新城建”和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測試點工作。整合市政、燃氣、熱力、供排水等領域現有數據資源,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一期)、“智慧泵站”等市政設施智能化改造,做實“新城建”和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測試點。

三、加強園林綠化養護管理

9. 組織修編綠地系統規劃。抓住入選全省公園城市建設試點機遇,根據我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情況,適時開展新一輪濟寧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通過線性廊道將城市商業區、文體休閑場所、歷史文化遺址等與公園綠地有機連接,促進公園綠地與生活文化的融合,用科學的規劃指導科學綠化。

10. 繼續推進口袋公園和老舊公園改造提升。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標準,深入實施口袋公園和老舊公園升級改造。2023年,實施人民公園升級改造,全市新建改建口袋公園35處,提升老舊公園7處。

11. 開展春季綠化活動。召開全市春季綠化會議,繼續推進全市園林綠化三年建設行動,安排部署2023年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動員全市上下搶抓春季綠化有利時機,全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項目建設。

12. 實施綠道建設。堅持“統一規劃、分段實施、逐步串聯”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現有公園綠地基礎設施,對現有慢行系統、健身步道、城市林蔭路等進行提升改造,達到綠道建設標準。2023年完成濟寧老運河快活林段、洸河綠地綠道建設。

13. 提高養護作業水平。完善《濟寧市園林養護技術導則》、《行道樹養護管理技術導則》《草坪養護技術規范》,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監督考核。強化專業技能培訓,發揮“工匠”技術引領、典型示范作用,組織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和現場技能演示,提高技術能力。2023年開展道路維修、井蓋更換、行道樹修剪、花灌木修剪、飛絮治理等技術培訓和技術比武活動。

14. 精心抓好日常管護。深入開展市政園林設施普查,建立臺賬,精準做好設施維修、缺株補植、弱苗更換、澆灌沖洗、病蟲害防治、飛絮抑制等養護管理工作,對公園、道路綠化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加大道路綠化帶垃圾雜物清理力度,探索園林垃圾資源化利用,申報國家園林垃圾資源化利用試點城市。

四、開展市容環境整治

15. 開展流動商販、占道經營專項整治。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目標,堅持“動態清零、亮點紛呈”,集中力量解決流動商販、占道經營、超門頭經營等各類市容頑疾,規范街面公共秩序。

16. 開展“十亂”、“三凈”專項整治。抓好地樁、地鎖、三角錐等設施減量,共享單車序化管理,查處亂潑亂倒,深化飛線整治、施工噪聲治理,對亂貼亂畫、亂堆亂放、廣告牌匾等規范整治,凈化城市平面和立面空間。

17. 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堅持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公眾參與、共治共享,動員各沿街單位、門店以及廣大市民群眾,落實包環境衛生、包綠化管理、包市容秩序、包設施維護、包建筑立面的“門前五包”工作責任制,引導人人參與城市管理,自覺維護良好環境。

18. 開展民生服務活動。以人為本、寬嚴相濟、審慎包容監管,繼續做好“瓜果地圖”、“夜經濟地圖”設置推廣,使“農貿歸市、坐商歸店、零攤歸區”。開展高考、中考“靜音護考”行動,嚴控夜間施工、嚴查噪音擾民、嚴管環境衛生,全力為高、中考保駕護航。

19. 加強規劃批后監管。把三維建模、無人機航拍、視頻(音頻)分析等現代技術運用于批后監管全過程,實現科技監管和現場執法的有機結合,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建設行為,確保建設項目嚴格按照規劃審批方案建設,全面提升規劃執法管理效能。

20. 嚴格渣土運輸管理。以智慧渣土管理平臺為依托,推動渣土運輸車輛迭代升級進程,2023年度完成渣土車輛國六或新能源更新80%的目標。

五、實施環境衛生清潔行動

21. 深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立“月督導檢查、季暗訪評估、半年觀摩評比、年度綜合考核”監管制度,落實市級專項獎補資金,健全“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體系,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

22. 開展城市道路清潔凈化行動。深入推進“分級管理、深度保潔”,保持灑水、洗掃、霧炮、沖洗頻次,城區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繼續實行早晚出行高峰時段錯峰灑水作業,改善群眾出行環境。

23. 開展環衛設施品質提升行動。規范運行垃圾處理設施,滲瀝液、飛灰等達標處置,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將瀚藍垃圾焚燒廠產生的飛灰納入城區飛灰填埋場。加強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監督管理,合理規劃廚廢棄物處理設施布局,落實區域共享。提高餐飲單位餐廚垃圾回收簽約率,嚴格依法查處沿街商戶亂潑亂倒、違規收運處置行為,提升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24. 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啟動編制《濟寧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加強科學指導。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動員會,組建工作專班,在全市城鄉156個街(鎮)全面展開垃圾分類工作。加大城區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建設2處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建設2座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對城區6座垃圾中轉站進行分類設施改造,采購垃圾分類式果皮箱2000個。開展示范引領,主導建設1個市級示范片區和1個市級示范小區。做好愛分類、愛回收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兩網融合”。做好住建部、省廳在線評估系統填報。

25. 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結合本部門實際,將城市道路保潔、餐飲油煙治理管控、渣土運輸規范化管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監督指導等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臺帳,緊扣時間節點,強化督導調度,保質保量完成環保督察反饋整改工作任務目標。

六、提高城市運行管理效能

26. 保障數字城管平臺運行。推進平臺業務流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繼續做好與社會治理綜合信息系統融合進一步推進與相關市級部門數據共享交換和互聯互通。加強數字城管系統運行和維護,強化平臺安全防護。

27. 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按照住建部下發的運管服平臺“四標準一指南”,繼續推進運管服平臺的應用體系、數據體系、管理體系和基礎環境四大體系建設。2023年底前,建成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并通過上級主管部門驗收,提升城市運行網格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28. 推動縣級平臺建設運行。規范市區兩級聯動工作流程,完善“兩級監督、兩級指揮、三級管理、四級網格、歸口處置”運行模式,建立運行管理和評測評價機制,加強日常運維管理。加強對縣級平臺建設、運行和管理的業務指導,及時跟蹤督導各縣市區運管服平臺建設進展。

七、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29. 加強隊伍規范化管理。梳理隊伍管理工作事項,明確工作標準,繪制業務工作流程圖,優化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效率;修訂完善隊伍管理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提升隊伍管理規范化水平。

30. 做好干部教育培訓。拓展培訓方式,線上通過“山東干部網絡學院”組織干部每年不少于50學時網絡培訓,線下通過“每月講堂”“周五學習日”等方式,以講帶學,提高干部業務能力。

31. 做好年輕干部培養和人才引進。制定年輕干部培養規劃,實施“一人一策”培養,做好年輕干部儲備;積極和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溝通,開展“優才計劃”“青優計劃”等各類人才的引進,打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32. 抓好人員考核獎懲。修訂完善平時考核方案,指導局屬單位開展人員平時考核,推進平時考核和績效管理深度融合,提高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干部表現紀實檔案,把干部培養主體責任落在平時,抓在日常,全過程紀實干部成長。

33. 抓好城市管理進社區。開展“星級崗位陣地”評定,制定1-5星崗位陣地標準,打造精品崗位陣地。組織各縣市區每月開展城市管理進社區活動,解決群眾關心關注身邊事,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指導各縣市區打造各自城市管理進社區工作理念和工作品牌,形成各縣市區工作特色。

八、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34. 修訂執法程序規定。落實上位法規定要求,對照新修訂實施的行政處罰法、住房和城鄉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修改完善《濟寧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程序規定》,進一步明確立案審批、告知聽證、辦案時限、案卷歸檔等環節步驟的規范標準,確保執法辦案程序的合法性。

35. 完善自由裁量標準。落實國家、省市有關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結合執法實際,修改我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參照執行標準》,進一步明確違法行為、違反條款、處罰條款、處罰措施和處罰執行標準,保障基層一線執法辦案需要。

36. 嚴格執法案件辦理。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規定,加強案件辦理日常指導,認真執行辦案程序、文書制作、法制審核、集體討論等規定要求,及時錄入網上執法辦案信息,健全完善案卷流轉、審查登記、法制意見書、集體討論等工作臺賬,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37. 推動地方立法。落實市人大立法計劃安排,在前期工作開展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濟寧市城市綠化條例》條文修改、審議報批等工作任務,進一步健全城市管理法治保障體系。

九、強化工作保障力度

38. 做實網格化管理。建立邊界清晰、職責明確、人員到位、嚴格考核的管理體系,一是邊界清晰,科學劃分管理網格,明晰管理范圍,做到全覆蓋、無縫隙;二是職責明確,按照市容環境精細化管理標準,履行好“九看十六無”工作職責;三是人員到位,市區兩級城管人員全部下沉網格一線,在網格內駐點辦公、徒步巡查;四是嚴格考核,每周開展市容環境現場督導,不定期采取抽查和暗訪相結合方式,加大督查力度,確保網格人員履職盡責,提高街面問題處置率。

39. 抓好績效考評工作。按照我市城市運行管理考評辦法,開展對縣(市、區)城市管理的考核考評。會同有關市直部門,督導各縣市區做好省住建廳對我市2023年城市運行管理效能評價工作。

40. 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及時回復承辦的群眾投訴問題,加大對各縣(市、區)城市管理領域群眾訴求辦理工作的檢查指導,整體提升我市城市管理類熱線件辦理滿意率。

41.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全面盤點國有資產家底,明晰產權歸屬,完善資產系統,健全管理制度,真實反映資產和財務狀況,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42. 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增強預算編制精準性,規范設置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完善部門整體績效目標體系,確保預算安排與執行精準匹配。科學統籌預算資金,確保重點工作財力保障。

43. 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加強辦公室規范化建設,更加注重對上、對內、對外協調,對上協調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對外協調市直各部門和縣市區。加強政策理論和調查研究,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強化統籌,提高公文處理、后勤接待、政務公開、機要檔案工作能力。

44. 加強新聞宣傳。及時推廣城市管理工作經驗、亮點、典型,向各級新聞媒體投稿。邀請媒體記者到一線深入采訪,深度挖掘、集中宣傳工作進展和成效。加大對上宣傳、對上匯報溝通,爭取更多成果被中央、省、市主管部門宣傳表彰推廣。做好網絡輿情監測處置工作,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保障城市管理工作安全有序運行。

編輯:陳偉浩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