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運營時代,垃圾焚燒企業如何盤活業務這局棋?從三峰環境尋找答案

時間:2022-12-15 09:0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汪茵

三峰環境是國內最早從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環保企業之一。2022年,迎來上市兩周年的三峰環境推陳出新,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攻堅克難,提升運營水平,并抓住產業變革的機會,積極延伸產業鏈,新增業務布局,拓展海外市場,尋找企業新的增長點。

經過二十多年粗放式快速增長,我國環境產業迎來了重大轉折點,既有機遇也有挑戰:環境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漸飽和,國際環境劇烈變化,疫情下地方財政分配傾斜性等因素的疊加,使得我國環境產業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然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動以兩山經濟和“雙碳戰略”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生態循環發展模式,為環境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和機遇。

總體而言,我國環境產業正在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告別過去的粗放型增長模式,技術創新與運營能力成為這一階段的重點。

三峰環境是國內最早從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環保企業之一。2022年,迎來上市兩周年的三峰環境推陳出新,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攻堅克難,提升運營水平,并抓住產業變革的機會,積極延伸產業鏈,新增業務布局,拓展海外市場,尋找企業新的增長點。

01穩扎核心業務,發力環衛等新的業務增長點

2022年,三峰環境聚焦垃圾焚燒發電核心業務,全力爭取新市場項目。截至 2022 年6月,三峰環境已累計投資垃圾焚燒項目 52 個,設計垃圾處理能力 56850噸/日(含參股項目),項目遍及華中、長三角、珠三角、西南等地 17 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

今年因種種因素,環保行業面臨著施工難、運輸難等困境,但三峰環境仍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與速度——10月27日,呂梁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餐廚處理項目首次并網發電一次性成功;11月11日,墊江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次并網發電一次性成功;11月29日,黔江環保產業園中的核心項目——黔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次并網發電,實現一次性成功。3個焚燒發電項目總規模2600噸/日,年產發電總量高達2.33億度。

而在前不久,中國固廢網報道了亞洲最大垃圾協同焚燒處置單體項目的新進展,引發了行業的關注。但細心的人也會發現,在這一項目中也出現了三峰環境的身影——重慶三峰卡萬塔環境產業有限公司與成都市興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成都萬興環保發電廠三期項目垃圾焚燒爐和余熱鍋爐及附屬設備供貨合同》,助力該項目的實施。

與此同時,三峰環境圍繞綜合固廢處理產業鏈縱向延伸、橫向拓展,發力環衛,并不斷開拓垃圾收運及餐廚垃圾、污泥、一般工業固廢、焚燒飛灰處理等新業務,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2022年6月中旬,重慶三峰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市場拓展工作喜傳捷報,一天內成功中標三個項目——陸河縣生活垃圾應急轉運服務項目、大渡口區八橋鎮分類投放點建設+廣告宣傳項目、大渡口區八橋鎮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及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項目,三個項目年化服務額近800萬元。

2022年6月24日,重慶三峰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成功中標大渡口區森林公園清掃保服務項目,項目服務期一年,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公園景區清掃保潔、垃圾清理及公園設施維護。該項目的獲取意示著三峰城服在公園服務管護業務實現零的突破,在環衛新業態布局上再下一城。

10月17日,重慶三峰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中標萬盛經開區環衛市場化服務項目,中標金額約為1.05億元。該項目服務期為3年,服務區域包括萬盛城區主要道路、背街小巷、環城道路等,服務面積近200萬平方米,服務內容包括道路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收運等。

此外,近年來,三峰環境還開展餐廚、廚余、污泥、一般工業固廢等協同處置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高項目產能利用率并實現協同處置、減污降碳;在三廢處理方面,針對瓶頸問題多路徑開展飛灰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對煙氣高分子脫硝技術、低氮燃燒技術的研究應用也取得了進展,在三峰環境御臨(洛磧)項目成功實現低成本、低能耗煙氣近零排放技術應用。同時,三峰環境還重點推進了生活垃圾滲濾液、餐廚垃圾沼液深度處理脫氮技術等廢水處理技術研究。

02創新為先,以技術提升精細化運營能力

今年11月2日,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氣象局、林草局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規劃》提出針對固廢資源屬性識別不足、風險溯源與精準調控困難,難利用固廢產排量大、資源化利用率低,新型廢舊物資報廢問題凸顯,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不足等短板,推動產品生態設計、過程清潔生產、產業鏈接利用、區域廢物協同處置利用等重大技術創新與轉化應用,建立廢物源頭減量與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技術體系,發展環境生物、環境材料、智能環境等前瞻新技術,提升支撐生態環境治理與高質量發展的環保裝備產品供給能力,壯大環保產業。

由此可見,在雙碳背景下,技術創新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而從技術發展角度本身來看,中國環境產業整體正在告別規模型增長的市場化階段,逐步進入了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追求運營效益為主的階段。行業必須正視,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正從“重建設”向“運營為王”的專業化時代轉變,需要各類新技術和工藝不斷推陳出新,帶動固廢處理項目運營模式改進和處理效率的提高。

三峰環境是國內最早引進消化吸收德國馬丁公司SITY2000垃圾焚燒發電和煙氣凈化處理全套技術并實現全套設備國產化的企業,其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和不斷精進有目共睹。2022年上半年,三峰環境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了2281.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94%。報告期內三峰環境新取得專利授權 8 項,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三峰環境有效專利授權達 145 項。

在運營能力方面,三峰環境通過下屬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長期穩定運行,積累了大量關鍵數據和記錄,憑借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不斷精確改進垃圾焚燒廠運營管理機制和模式。公司憑借產品和系統設備優勢,及時運用各類先進技術和工藝,已在所有新建電廠全面鋪開中溫次高壓工藝,為運營效率的持續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據了解,三峰環境旗下四川成都、重慶豐盛、安徽六安等垃圾焚燒發電廠先后獲評“AAA 級生活垃圾焚燒廠”。未來隨著新技術、新工藝不斷運用和運營管理機制的持續改進,三峰環境電廠的運營效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三峰環境子公司新離子科技公司被認定為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三峰卡萬塔和三峰科技分別獲評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稱號,三峰科技還獲批重慶市科技型企業。

Dingtalk_20221215090542.jpg

近年來,三峰卡萬塔公司攻破系列技術壁壘,相繼成功研發單臺750噸/日、850噸/日和1000噸/日特大型焚燒爐,形成150噸/日~1000噸/日焚燒爐系列產品;三峰科技公司已全面實現了UF、NF、TUF、RO、DTRO、STRO等十余種廢水處理膜系統設備的自主研發和制造。截至目前,三峰卡萬塔公司生產的焚燒爐設備和技術已應用到國內及美國、印度、埃塞俄比亞、泰國、斯里蘭卡、越南、巴西等8個國家和澳門地區,三峰科技公司生產的膜系統設備和技術已應用到美國、德國以及國內30余個省市及地區,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03海外市場奮斗中,三峰環境步履未停

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一帶一路”政策后的又一股政治東風,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積極探索海外市場。

隨著國內垃圾焚燒處理市場增長進入平穩期,海外市場需求、產業鏈上下游領域的市場需求正在被持續發掘,行業龍頭正努力通過市場開拓、投資并購等方式開拓海外市場。以三峰環境為代表的環保企業們也早早開始了從引進吸收到完全國產化并擴展海外市場的“反輸出”之路。

2022年,三峰環境也沒有停下海外輸出的腳步,成功簽署越南塞拉芬垃圾發電項目(3×615噸/日)設計供貨、建安調試及運營管理服務合同,該項目由越南河內塞拉芬綠色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投資,是越南最具影響力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每年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73萬噸。項目配置3臺615噸/天三峰逆推機械爐排爐,2臺汽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7.5MW,煙氣凈化處理系統采用“爐內SNCR+半干法噴霧塔+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器”組合工藝,煙氣排放指標滿足歐盟現行標準。

微信圖片_20221215090552.png

簽約儀式

三峰環境在南亞等地市場也有所斬獲,今年上半年共簽署兩個垃圾焚燒項目共 1200 噸/日規模的設備供貨合同。

截至2022年6月,三峰環境技術及設備已應用到國內及美國印度、埃塞俄比亞、泰國、斯里蘭卡、越南、巴西等8個國家的234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共計384條焚燒線,日處理生活垃圾超20萬噸,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高。

三峰環境連續多年榮獲“年度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稱號,其榮譽的獲得離不開企業長遠的戰略眼光與堅定的布局。2022(第十四屆)固廢企業評選”大幕開啟,今年三峰環境表現如何?2022(第十六屆)固廢戰略論壇現場將揭曉答案,敬請期待!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