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9 09:40
來源:中國水網
在城鎮水資源領域,公司通過模式創新和技術引領,實現水務水體一體化、智慧化管理。公司以覆蓋全國的項目公司為業務拓展基點,持續在集中化較強的地區,拓展城市給水及污水處理業務,高度重視項目的二次開發,滿足客戶對新建、改造、擴容、提標等方面的需求。在地域經濟好、財政支付能力強的區域開拓環境綜合治理業務,以“技 術+運營服務”為客戶提供“新水源”,實現城市的水資源循環利用。
在膜產品與資源化領域,公司打造以熱法超濾膜為核心的系列技術產品,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成功應用到全球十多個地區、二十多個行業的數百項案例中;研發了節能型浸沒式 MCR 工藝包,榮獲中國膜科學技術一等獎,已成功應用在煤化工、石化、有色金屬等領域,獲得客戶高度認可。
在土壤與地下水修復領域,公司通過整體解決方案打造未來業務增長點,聚焦城市場地類土壤與地下水環境修復工程,并布局場地環境管理咨詢業務市場,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市場為重點,引進先進技術,打造修復類標桿項目,為未來土壤和地下水修復業務的爆發打下基礎,積累了豐富的業績和技術儲備。針對能源化工搬遷地塊的重度復合污染土壤與地下水,公司擁有多項國內領先的修復技術,諸如高效安全的土壤熱處理、地下水循環井修復工藝,并可提供項目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
(2)公司環境治理業務未來發展規劃
由于傳統環境治理業務資本投入較大,重整完成后公司將逐步減少以投建為主的環境污染治理業務,環境產業將以提供運維等服務為主。近年來,公司推進項目建設,持續增加運營性收入,未來將加強運營精細化、集約化管理,綜合改善公司收入、利潤水平。
在節能減排、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綠色發展政策背景下,城市污水處理差異化精準提標改造面臨新的發展要求,各地污水處理項目提標升級及再生水項目建設、運營維護的需求顯現,公司將推進在全國布局的項目公司實現“二次開發”,擴大區域覆蓋。
在水業關聯的環境領域,公司對品質的追求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場影響力,實現了持續的業務機會。公司擁有多項行業甲級資質和豐富的業績,隨著公司信用體系逐步恢復,將繼續聚焦能源、化工、電力、冶金、集成電路及新型液晶顯示、生物醫藥和工業園區的工業環境市場和土壤、地下水修復業務,推進公司重返工業環境治理市場,幫助原有大客戶及新增市場的目標客戶解決環境治理的難題,打造公 司新的競爭力。
2.積極推進資源型業務,通過產品力打造加速綠色轉型
圍繞公司“水業關聯的環境產業布局”戰略定位,堅持“環境+資源”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公司將深耕膜分離技術,不斷實現膜材料升級、膜產品、膜裝備迭代創新,拓展產品的應用空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通過已設立的專業平臺助力公司資源業務落地,成為引領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導向的科技型環境企業。
(1)布局鹽湖提鋰業務
針對我國鹽湖普遍鋰濃度低、高鎂鋰比的資源特征,吸附法+納濾膜法已經成為鹽湖提鋰的主流路線。納濾膜法應用于鹽湖提鋰領域前,已經廣泛用于公司廢水處理等領域。公司開發的 MCR+膜分離法、 MCR+電滲析法工藝包,在高難廢水分鹽提純上能夠成功應用。與全膜法相比,MCR 工藝包的使用避免了鹵水介質的復雜特性對膜元件 的損耗,降低對進口膜產品的技術依賴性,極大提高膜系統效率,延長使用壽命。未來,公司將積極探索通過與鋰業公司投資合作模式, 將產品運用于鹽湖提鋰業務中,用以膜技術為主的提鋰工藝逐步替代高耗能、高成本提鋰工藝。此外,公司正積極拓展吸附劑產品的技術合作與研發,除了對鹽湖中鉀、鎂、鋰、鈉等資源規模化開發利用外,公司未來還將探索硼、溴、銣、銫等稀有元素開發利用,為公司從傳統業務轉向提鋰等新能源戰略型產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2)積極拓展氫能業務
氫能產業鏈的上游是制氫環節,堿性電解槽技術在目前電解水制氫的技術中最為成熟,生產成本較低。公司過去在服務工業水系統處理的過程中,積累了相應的經驗和技術儲備,在分離膜技術和產品,裝備化系統集成等方面具有經驗優勢,擁有諸多自主知識產權,公司將不斷拓展“膜+”技術優勢,依托 20 余年膜研發與生產經驗,同時在上市公司的優勢下引進 PEM 技術并推進本地產業化。氫能下游應用領域,涵蓋能源化工、電力、金屬冶金、電子工業等行業,與公司積累的工業客戶高度重合,公司可利用客戶資源積累拓展氫能業務。公司將按照“短期示范突破、中期產品優化、遠期市場延伸”的發展計劃,以降成本、強性能、擴應用為目標,加強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圍繞綠色能源的轉換,致力培育出一家以科技產品為支撐的氫能制備綜合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
隨著重整方案的敲定,博天環境或將再次蓄力起飛,讓我們一起期待,預祝博天環境有更美好的未來。
附:公告全文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