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09:49
來源:清合
作者:房磊
國慶之后又是一波失業潮,和一個干環評的朋友通電話,他竟然失業了!
在我的印象中,他雖然沒有證,但報告書、報告表都會寫,修改專家意見的時候也有耐心,不遜色任何一個環評師。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都失業了,可見環評市場真的非常不景氣啊!作為朋友,我電話安撫了他一陣子。
首先,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今年很多老板也在找工作,大學生們更痛苦,尤其是那些名校畢業的大學生。懸梁刺股考上名校,上學時候敲鑼打鼓,畢業之后在家呆著——理想與現實落差太大了。
你不是清華、北大畢業,也不是碩士博士,失業也算正常,這兩年失業的人太多了,想想互聯網行業的裁員,房地產業、教育培訓行業、旅游行業的人都在失業。環評也沒什么特殊的,“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后來我倆又閑聊,東扯西扯,聊聊俄烏戰爭、聊聊中美脫鉤、口罩影響,iPhone14降價啥的。
我勸他,實在不行,就轉行別干環評了,專家的刁難都忍受了,熬夜寫稿都忍了,還有什么受不了的?懂環評,轉向環保其他任何方向是可以的,你可以干監測、環保管家,或者去企業當一名環保專員都行。
環保行業機會還是經常有的,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前幾年第二次污染物普查,國家允許聘請第三方機構協助,很多地方如雨后春筍般成立了無數咨詢公司,普查結束后,這些公司又開始干排污許可、監測、土壤調查、寫應急預案什么的也都活的挺好。
去年又冒出來一個“碳中和”,又出現了很多相關的培訓和咨詢機構。雖然今年因為能源危機,好像又不那么火了,但機會還是有的。比如二十大之后,新一輪的中央環保督查就又要下來了。就像高考是中、小學的指揮棒一樣,環保督查就是整個環保行業的大指揮棒。督查關注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督查都重點關注哪里呢?三個方面:
(一)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情況;
(二)污染防治任務完成情況;
(三)督察整改完成情況。
這三個方面,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大機會。
比如“督察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學習生態文明思想情況及落實情況”,就是在考核黨員是否學習了生態文明思想。我認識一個老師,在某校專門講生態文明思想,由于他只講生態文明,見解獨到,鉆研精深,各地方的黨校,政府機關都邀請他去講,收入頗豐。如果你口才好,也可以給企業和學校做講座。
關于污染防治方面可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鍋爐治理、散煤治理、揚塵治理、重污染應急、秸稈焚燒管控、工業窯爐治理、VOC治理。
水污染防治方面:基礎設施建設,黑臭水體治理,水源地保護,排污口整治,長江、黃河、環渤海綜合治理。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修復,污染地塊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監測與公開、控制農業污染。
風險防控方面:危險廢物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置。
生態保護方面:“綠盾”專項行動、礦山治理,毀林毀草修復,兩高項目管控,“三線一單”落實,化解過剩產能,老舊車輛淘汰等等。
這里邊的每一個細類,都有事可做。而且完成中央環保督查的整改任務,是地方政府的必答題,有專項資金,與其聘請第三方,不如把GDP和稅收留在當地,所以很多地方都成立了環保集團,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業務,就是在承接中央環保督查的整改任務,而且還都忙不過來,不少整改任務還落了后。馬上新一輪督查又下來了,環保公司還是有事可做的。
各省為了完成中央環保督,都必須成立整改小組。有的地市級人民政府,也進行市一級的環保督查,對中央環保督查未覆蓋的地方進行補充。這樣就形成了中央、省、市三級督查全覆蓋。
可以粗略計算一下,每五年要經歷一次中央環保督查,隔兩年還會進行一次“回頭看”。省政府在中央環保督查和“回頭看”期間,還要穿插進行一次全省范圍內的環保督查。如果市政府再進行督查,那么每隔一年,真就會有好多項目可以干。我覺得你專業知識這么過硬,不會找不到工作。獅子嘴里掉下來的一個殘渣,就夠螞蟻活一輩子。別人吃肉,你可以喝湯,都可以試試。
我對朋友說,人生遭遇艱難時刻,比如失戀、失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常態。所以古人才說,“人生不如意常八九”。既然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也不必太過于把它當成一回事兒,有什么困難,以平常心去應對就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咱倆共同認識的張老板,2017年開的電影院,當時還咨詢過你環保問題,說實話,他還真掙了3年好錢,但他成本也高啊,連裝修帶員工工資,每天開銷不小。這三年肯定過的不好,別人不知道,反正我已經3年沒去過電影院了,沒事就只愛刷短視頻看電影剪輯,5分鐘就把電影講完了。
我認識一個大姐,全款100多萬,花光畢生積蓄給兒子買婚房,結果買了恒大的爛尾樓,天天以淚洗面。啥事兒都想開點吧。現在除了HS檢測行業紅紅火火,還有哪個行業是蒸蒸日上的?
畢竟你干過環評,經歷過甲方、專家、環保局的各種摧殘,還有什么不能干的?找工作肯定還是能找到的,即使待遇差點也先干著。不要和以前比,越比就會越難受,環評行業十年前是何等的繁榮?很多人擠破頭去考環評師。無論是行業還是個人,總會有巔峰狀態和下滑狀態,沒有人能永遠處在巔峰。
最后,最重要的,無論如何要多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準備好打持久戰,凜冬將至,而且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人到中年,越來越覺得身體真是太重要了!如果你覺得我前邊說的都是雞湯,都是客套話,可以不聽,就當是廢話,只記住一句話就夠了,“一定要保重身體”。
多學習,多認識朋友,厚積薄發,一旦時機到來證明給世界看,環評兄弟,加油!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