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6 13:25
來源:朗坤環境
好生態,就是好福氣近年來,茂名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牢牢守住綠水青山已然完成從
“南方油城”到“濱海綠城”的驚艷蛻變
正確的處理城市垃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今天,我們跟隨朗坤主持人嘉怡的腳步,前往茂名市打卡高顏值、花園式的環保教育科普基地——朗坤環境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景色怡人這里每天與“垃圾”打交道卻看不出一點臟亂環境,干凈整潔,空氣清醒怡人,使得嘉怡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并帶大家走進探索之旅。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作為朗坤環境“有機固廢+生活垃圾”協同處理的典型代表項目,規劃處理能力為2050噸/日,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日處理12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投入運行,園區內灰白相間的高樓就是垃圾焚燒的“主戰場”。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主廠房
垃圾在這里
是如何處理的呢?
目前高州市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都會運往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項目處理,運輸車經過密封的棧橋進入卸料大廳,垃圾會被卸入垃圾儲坑。垃圾在儲坑內堆積發酵5-7天以后脫除部分水分,然后被抓去焚燒爐焚燒。在垃圾吊控室,嘉怡見證了“垃圾卸貨”全過程,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倉內垃圾堆積如山,巨型吊機正在抓取垃圾,但是在垃圾吊控室卻聞不到任何異味。
垃圾山近在咫尺為何聞不到異味呢?
項目技術總工范有明解釋道:“垃圾儲坑是密閉的,垃圾儲坑的臭氣會被抽到焚燒爐助燃、脫臭,同時垃圾儲坑處于負壓狀態,這樣臭氣不會散發出去。”
焚燒,是垃圾處理最關鍵的環節。項目采用成熟先進的爐排爐垃圾焚燒技術,垃圾在爐膛內經過干燥、燃燒、燃燼三個階段焚燒減量,二噁英等有害氣體在爐膛內850℃以上區域停留2秒以后充分分解。
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蒸汽,將被導入到汽輪機做功發電,生活垃圾由此完成“新生”,從“人人丟棄”變成了“清潔可再生能源”。
信息公開 公眾參與
化解“鄰避效應”
在項目中控室,大屏幕上顯示著焚燒發電的每一道程序,其中一組排放指標的監測數據尤為搶眼。項目生產負責人葛國華介紹道:“生活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煙氣,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藝對其進行凈化,煙氣排放指標優于國家標準,個別指標優于歐盟標準,排放數據實時聯網各級環保部門,24小時接受監管,確保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項目除了經得起“聞”、經得起“測”,更經得起“看”,通過打造花園式工廠主動與周邊社區融入,不僅改善周邊環境,還承載起高州市“環保科普基地”的作用,許多市民走進項目一起感受垃圾“變廢為寶”之旅。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每天設計發電量為88.8萬度,按照折算,相當于每年節省約16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6萬噸,為茂名高州市實現“雙碳目標”和循環經濟作出有力貢獻。
茂名市高州生態環境園實景圖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