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2 09:24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汪茵
雖然REITs申報很“香”,但和其它融資渠道相比,仍然算一個蹣跚學步的“小朋友”。頂層設計方面,法律、政策等方面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關政府部門與已申報、擬申報企業(yè)警戒。
如前文所述,基建類公募REITs中對底層資產的要求顯示原始權益人必須享有基礎設施項目完全所有權或者經營權利。并且要求基礎設施權屬清晰,資產范圍明確,原始權益人或其所屬項目公司合法持有底層資產的財產權利。
但環(huán)保行業(yè)的項目資產中有許多為PPP項目,這些資產的權屬問題復雜,不夠清晰,并且有不少項目采用BOT、TOT、股權投資等形式運營,不少企業(yè)擔憂,此類特許經營項目能否申報REITs?申報過程中又有哪些風險?
對此,劉敬霞解釋到,特許經營項目,只要符合條件,不影響發(fā)行REITs,關鍵是在REITs設立階段要把基礎資產的法律關系厘清理順,要獲得項目所在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權屬手續(xù)在盡調過程中要在律師的協助下認真、全面梳理并找到解決方案,在政府支持下完善。
此外,在REITs的結構設計中,稅收是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盡管類REITs實踐中探索出了“股+債”的持有模式來減少所得稅稅負,但并不適用于所有產品和資產。對于底層項目公司而言,稅收仍然是較大的負擔。
劉敬霞表示,針對稅收問題,要統(tǒng)籌考慮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3號、財稅[2009]59號、財稅[2014]109號、財稅[2014]116號等規(guī)范性文件,結合實際,分析策劃特殊性稅務重組、原始權益人、項目公司等方案設計,并與相關稅務機關全面進行溝通。
結語
近兩年,頂層政策中每每強調盤活存量資產的重要性時,總會提到REITs,重要性不言而喻。REITs如今也逐漸走上軌道,其申報、審核、推薦和上市數量穩(wěn)步上升,市場潛力不斷擴大,其對基礎設施領域存量資產的撬動作用也大大提升。但也應看到,REITs機制、相關法律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健全之處,需要政府、專家和企業(yè)共同完善。
至于其成效,都說水落而石出,兩年時間或許太短,REITs的成效我們不妨交給時間來考驗。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