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5 09:3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焱焱
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當前已有24個省市發布2021年城鎮私營和非私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平均薪資。
總體來看,各個省市環保類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全行業相比,均位于倒數。但不同省份之間,環保類相關行業從業者的薪資落差較大。
5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及規模以上企業分崗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其中,環保類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依然倒數,工資增速甚至墊底。
中國水網繼續跟進這一話題,挖掘背后的薪資規律。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已有24個省市發布2021年城鎮私營和非私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平均薪資。
總體來看,各個省市環保類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全行業相比,均位于倒數。但不同省份之間,環保類相關行業從業者的薪資落差較大。
國企、民企環保類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差距較大
據中國水網了解,目前城鎮私營和非私營企業細分領域平均工資均已發布的省市有17個。中國水網對這17個省市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進行梳理,得到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2021年城鎮私營和非私營環保類從業者平均薪資落差明顯。以天津為例,城鎮非私營環保類從業者的平均薪資高達102104元,但城鎮私營環保類從業者的平均薪資僅為36313元,薪資差距高達65791元。
在中國水網此前報道中,也曾對民營和國有企業環保從業者薪資差距進行分析,造成兩者落差懸殊的原因較為復雜,其中最為明顯的是2020年持續至今的新冠疫情,給經濟及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在凈利潤下滑的企業中,民企也占到了大多數。
正如環保老岳在《疫情800天!來自一位環保企業家的思考》中談到的,企業最重要的是現金流。環保企業大部分屬于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弱,往往對現金流儲備缺乏足夠認識。以往,經營中一個項目虧了,只要這個企業一直在運轉,他把其他項目的資金調用、補充,危機短期內不會迸發。但近年來,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下跌,經濟下行造成財稅收入減少,而疫情防控費用大量增加,造成地方政府支付能力下降,優質項目供給減少;和大型企業合作的項目,則要面對前期墊資、驗收周期長、資金占用大、利潤低等局面。不管是和政府、大型企業還是一般工業企業打交道,都面臨市場競爭內卷、資金周轉慢、利潤降低,成本持續上升的問題,企業形成了外部市場和內部成本雙重擠壓的三明治夾心層。市政環保的墊資量大,如果企業風控沒做好,短貸長投,大項目周期嚴重拉長則會造成資金斷鏈。而如工業污水項目,其工藝流程復雜,關聯因素多,且受進水波動影響大,而低價競爭項目又容易陷入到工藝選擇、設計余量不足等問題,導致項目無法順利驗收、工程款拖欠、甚至訴訟,這些對于中小環保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風險。
各地環保類國企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對比
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梳理出24省市城鎮非私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情況排名如下: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24省市中城鎮非私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平均年收入為115339元、102104元、87686元、81802元、76933元。
即使薪資排名前五的省市,最高、最低年均薪資也拉開約4萬元差距。24省市中,城鎮非私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墊底的五個省分別是河北、黑龍江、江西、吉林、山西,平均年收入為45032元、43908元、43255元、42714元、39160元。
北京、山西分別拿下城鎮非私營環保類從業者平均薪資第一和倒數第一的名次,從年平均工資能夠看出兩者拉開近3倍的差距,相差76179元。
從5月發布的全國城鎮非私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來看,全國城鎮非私營環保類行業從業者年均收入為65802元。而從環保類行業從業者平均薪資分布情況來看,50%的省市城鎮非私營環保類行業從業者平均年收入在4至6萬元之間,意味著全國城鎮非私營環保類行業從業者平均工資高于統計中50%省份城鎮非私營環保類行業從業者平均工資。
同樣也從下圖中能夠看出,僅有9%的省市城鎮非私營環保類行業從業者年平均工資高于10萬,29%的城鎮非私營環保類行業從業者年平均工資在6萬元至8萬元。
各地環保類民企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對比
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梳理出17省市(在本文整理的24個省市中,有7個省市未發布城鎮私營企業相關的收入明細)城鎮私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情況排名如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