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15:56
來源:華東科技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三、效果評估布點采樣和檢測情況
1、清挖基坑效果評估采樣和檢測情況
修復工程針對地塊修復區域清挖了1個基坑,為氯仿污染基坑,效果評估共采集土壤樣品50個,包括13個基坑坑底樣品和37個側壁樣品,檢測指標為氯仿,將檢測結果與目標污染修復目標值逐個進行對比,前三個批次基坑坑底和側壁樣品均存在超標情況,修復施工單位對基坑先后進行了四次超挖,第四批次效果評估監測結果顯示土壤中氯仿含量均低于修復目標值(0.3mg/kg),滿足修復目標值要求,因此判定基坑污染清理達標。
2、污染土壤修復后土壤采樣和檢測情況
修復后的土壤按照清挖批次分成6個土壤堆體進行分類暫存,共采集18個土壤樣品,檢測指標為氯仿,檢測結果均低于修復目標值。
3、建渣采樣和檢測情況
修復工程對清挖后的污染土壤進行了篩分工作,形成1個建渣堆體,對建渣共采集2個樣品,檢測指標為氯仿,均未檢出。
4、潛在二次污染區域采樣和檢測情況
東三地塊潛在二次污染區域為修復后土壤暫存區,效果評估根據國家效果評估有關技術導則要求,共采集土壤樣品6個,檢測指標為氯仿,檢測結果均低于修復目標值。
5、地下水采樣和檢測情況
對地塊內部及周邊外圍地下水進行采樣監測,共采集地下水樣品4份(含1份平行樣),檢測指標為《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表1常規指標33項(不含微生物指標和放射性指標)。對比Ⅳ類標準限值,除濁度超標,其他污染物濃度均未超標。
四、修復效果評估結論
本次修復效果評估通過文件審核、人員訪談、現場勘察、現場采樣和檢測分析等,對地塊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效果,以及修復過程污染防治效果等進行評估,該地塊修復工作基本符合相關要求;檢測結果表明,地塊污染土壤經治理修復后,地塊相關效果評估對象的檢測值均滿足修復效果評估標準,現場外排廢水經檢測均滿足效果評估標準。地塊土壤污染區域的污染土壤清挖及治理修復效果良好、監測達標。地塊內潛在二次污染區域監測結果滿足效果評估要求,修復工程環保措施落實到位。
本地塊修復工程完成了修復方案的修復任務,地塊相關污染區域的土壤經過治理修復后,主要的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消除、降低或有效控制。修復后地塊達到風險評估確定的修復目標,滿足未來規劃用地的環境要求,可以安全利用,具備移出安徽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的條件。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