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10:11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谷林
已啟動和在建項目14個 總投資金額近74億元
另外網上可查的已經開始招標以及建設過程中的項目有14個,總投資金額73.9億元,日處理規模超過1.3萬多噸。其中西安灞橋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熱電項目規劃日處理3000噸,與西咸新區項目并列為陜西最大規模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其中一期750噸去年底已經點火試運行。真正投運后,即使不包含西咸新區,西安市的日垃圾焚燒規模也將超過一萬噸。另外商洛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寶雞市生活垃圾處理PPP項目、延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劃日處理規模均超過千噸。如下圖﹕
14個項目里,灞橋項目由灞橋產投和康恒環境等合資投建,其中灞橋產投持有合資公司68%,的股份,為大股東,康恒環境持股25%。西鄉中辰新能源是中環環保和盛運環保分別以9﹕1比例合資成立。延安項目里,陜西國源環保占據合資公司51%的股份,杭州錦江占股49%。
未來將建項目20個 總規模10480噸/日
按照陜西省2020--2030年規劃以及動態調整,在上述26個項目之外,未來陜西省還將建設垃圾發電項目20個,總規模為10480噸/日,可統計到的總投資額超過35億元。其中咸陽以2800噸/日最多,渭南以2300噸/日次之。如下表﹕
中環保護項目規模排第一 總規模5860噸/日
根據以上內容,陜西已經投產,加上已經啟動、正在建設和未來規劃建設的項目共有46個,日處理總規模38580噸。比《規劃》增加了5個項目,日處理總規模增加了3650噸。
按照已經投建和定標的項目統計(見下表),中國環境保護在陜共獲取4個項目,總處理規模達到5860噸/日,光大環境以日處理3750噸的規模次之。陜西國源環保的三個項目均是與別人合建,它為大股東,項目日處理總規模達到3800噸。康恒環境,除了西安高陵項目由其投建外,其余兩個項目都是與人合建,并且為小股東。
海創綠能旗下有5個項目,日處理總規模為3000噸,顯示了其在陜西比較深厚的市場根基。根據中國固廢網5月6日報道,在分拆海螺環保在香港上市后,海螺創業擬將海創綠能分拆并于上交所主板獨立上市。
目前,北控環保在陜西僅有一個西咸新區一個項目,但日處理規模為陜西最大。在后續的一些項目中,不排除其繼續拿單的可能。而成長于本地的國源環保,未來在偉明環保和陜西環保集團的合力之下,未來也會有加速發展的可能,但估計也仍難以撼動當前已經呈現的主體格局。
西安規模奪冠 咸陽、渭南分列二三名
根據整體統計來看,陜西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主要集中在西安,藍田、鄠邑、高陵和灞橋四個項目一期,日處理總規模將近萬噸。加上西咸新區項目,總規模則達到12750噸/日。其次是咸陽,以8個項目總規模5600噸/日位居第二。渭南則以10個項目總規模5450噸排第三。
陜西46個項目區域列表(按規模排序)
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潘功博士介紹,僅從西安市場來看,已經投建和在建的幾個項目單體規模均比較大,相比其城市規模,整體能力未來或許會有所過剩。而對于陜西來說,總共3萬多噸的規模相對適中。
結合作者之前的一些統計,當前陜西生活垃圾焚燒市場的投運項目規模尚遠低于重慶市的水平,比廣東東莞稍多。如果規劃中的全部項目投運,則遠高于四個直轄市,以及廣州、深圳單個城市的水平。(相關閱讀﹕一圖了解四大直轄市的生活垃圾焚燒狀況﹔群雄爭霸!廣東生活垃圾焚燒市場競爭地圖)
根據延安、彬州等項目與陜西省《十年規劃》的現實結果,以及與發達城市的比較預測,陜西的垃圾焚燒市場未來或仍會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以江蘇省為例,住建部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顯示,2017年,江蘇省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比例已經達到74%,2030年的目標85%。而根據陜西省的《十年規劃》,到2025年,焚燒發電處理垃圾量占應處理量的59.6%。到2030年,焚燒發電處理垃圾量占應處理量的68%。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