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6 09:15
來源: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固廢處置及利廢新材料專委會、中國循環經濟
《規劃》明確,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一批建筑機器人標志性產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規劃》還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到2035年,建筑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建筑工業化全面實現,建筑品質顯著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高,高素質人才隊伍全面建立,產業整體優勢明顯增強,“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建筑碳排放是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的重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為建筑碳達峰路線進行了明確!《規劃》指出,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
“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開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技術研究。以支撐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聚焦能源系統優化、市政基礎設施低碳運行、零碳建筑及零碳社區、城市生態空間增匯減碳等重點領域,從城市、縣城、鄉村、社區、建筑等不同尺度、不同層次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城鄉發展方式和建設模式。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化生態環境系統治理、協同治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指出,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標準體系成熟健全,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基本滿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全面支撐能源領域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推動加氫站建設,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等低碳前沿技術攻關,加強氫能生產、儲存、應用關鍵技術研發、示范和規模化應用。《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加快氫能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探索在工業、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規模化應用。“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為促進氫能產業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氫能清潔低碳特點,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同時,明確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