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7 10:36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
(三)推動文化科技融合創新。
8.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加強文化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推動5G高新視頻、新媒體、數字出版、4K/8K電視、VR/AR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力爭2022年年底前培育一批省級以上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初步形成覆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體系。(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9.開展重大產業攻關。支持文化企業、廣播影視企業、網絡視聽企業開展課題攻關和技術攻關,推動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產業化。(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電局)
10.建設創新創業共同體。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支持山東省數字融合出版創新創業共同體發展,完善項目審批、建設運營等配套政策措施。(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
(四)培育重點品牌。
11.打造“山東手造”品牌。發展以非遺和傳統工藝資源為依托,以生活化、市場化、國際化為方向,以創意新造為核心,符合現代社會審美趨勢,體現齊魯文化內涵,能夠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個性化、品質化、情感化消費需求的手造產業。2022年年底前打造國內知名的山東手造領軍品牌10個以上,初步形成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手造產業集聚區。(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12.培育文化會展品牌。舉辦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中華傳統工藝博覽會、中國(山東)數字文化產品博覽交易會等。(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
13.做優“魯劇”品牌。抓好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沂蒙精神、優秀傳統文化、黃河主題電視劇創作生產,加強泰山文化、黃河文化、厚道山東、中醫藥文化等題材的動畫片、紀錄片作品創作,舉辦中國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峰會,發展廣播影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加快完善電影產業鏈條,力爭2022年全省電影票房收入突破28億元。(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
14.做優“魯版圖書”品牌。加強主題出版、精品出版,2022年推出60部左右主題出版重點選題,獲省級以上榮譽出版物不少于100種;推動數字出版與綠色印刷產業發展,開展全民閱讀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書香山東·碼上讀”數字閱讀共享工程,建立“黃河流域城市閱讀發展合作機制”;強化“互聯網+印刷”新業態新模式,舉辦山東(國際)印刷包裝工業展覽會暨山東省印刷業創新發展推進會;加強版權示范單位培育創建,加強版權展會體系建設。(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
15.打造“山東劇場院線”品牌。完善省、市、縣院團、劇目和劇場共建共享的演藝市場資源平臺,2022年舉辦1000場左右高水平文化惠民演出。(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五)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改革發展。
16.推動文化企業改革。落實山東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優先引入產業鏈上下游、具有業務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推動符合條件的省屬文化企業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
17.優化文化資本布局。持續推進國有文化企業非主業清理、虧損企業治理和僵尸企業出清,加快低效無效資產處置,進一步優化國有文化資本布局。(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
18.加快骨干企業改革發展。支持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出版集團、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等骨干文化企業改革發展。加快推進省屬文化企業上市,力爭2022年上半年海看網絡科技(山東)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上市;2022年年底,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完成上市輔導,上市申請及時報送深交所并力爭通過發審會審核。(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
(六)提升文化產品供給消費水平。
19.加強舞臺藝術精品創作。2022年全省推出30部左右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20.實施“七個一”精品工程。實施一部電視劇、一部網絡劇、一部網絡電影、一部動畫片、一部紀錄片、一個廣播劇、一批公益廣告等“七個一”精品工程,推出5-10部反映新時代、具有山東特色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作品。(牽頭單位:省廣電局)
21.做強文化旅游消費載體。舉辦第六屆山東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2022年年底省市縣三級發行不少于1億元文旅惠民消費券。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2個以上、示范城市2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6個以上、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30個以上。(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七)擴大對外文化貿易。
22.支持發展文化貿易。支持淄博博山、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等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發展,組織參展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23.推動文化出口提檔升級。國家級重點文化出口企業提檔升級,2022年年底,力爭全省有文化產品出口業績的企業達到4000家以上,全省文化貿易進出口規模保持在1200億元以上,增速高于全省對外貿易平均水平。(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24.開展重大文化活動。組織參展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
(八)加強金融賦能產業發展。
25.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推動設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山東子基金,更好發揮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
26.創建文化金融示范區。支持有條件的市創建國家級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區,聚焦構建文化企業信用評級、文化信貸風險補償等文創企業融資關鍵環節,積極引入和培育文化金融業態。(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27.推動文化要素市場建設。培育發展文化投融資和產權中介機構,支持山東文化藝術品類交易場所規范發展。推進文化要素市場制度建設,打造全省文化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和文化藝術品流轉平臺。(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
28.開展文旅專項服務。落實加強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建立“1+N”山東省金融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動機制,依托“金融輔導攻堅”“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等開展文旅專項服務活動,創新推出“文旅春天貸”“山東手造貸”等符合文旅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