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8 09:18
來源:E20水網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
“十四五”時期的目標也劃定好了!到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穩步提高,廁所糞污基本得到有效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斷提升,亂倒亂排得到管控;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明顯提升,有條件的村莊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
2021年5月12日,財政部下達“2021年鄉村振興專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央基建投資預算(撥款)”,總額為29.6億元。此外,針對我國各地普遍存在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較低、污水處理體系不健全的問題,國家開發銀行把推進縣(區)域垃圾、污水處理作為開發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行動的切入點和服務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實施“百縣千億”專項金融服務,擬為不少于100個縣(區)提供1000億元授信,支持建成覆蓋縣城、輻射農村的高標準垃圾、污水處理設施。
對于農村環境治理的市場化,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1年)》,明確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13個重點產業和領域,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項目建設運營,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一批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
政策推動加上強大的農村環境治理需求,農村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對于這塊“大蛋糕”,社會資本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布局,這幾年市場熱度不斷升溫。比如,云南水投等4方組建新公司,發力農村垃圾市場;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第一股“艾布魯”過審;中國城鄉聯合大禹節水拿下近17億天津市武清區新一輪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PPP項目;葛洲壩聯合體中標15億晉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項目;廣州環投聯合博世科中標11.42億南寧市武鳴區農村生活給排水及水環境綜合改善PPP項目。
然而,由于農村環保市場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發展道路仍然有一些阻力。比如,國家層面還沒有統一的農村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標準,農村污水和垃圾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使用者付費的模式。不過從國家政策文件來看,探索農戶付費模式是未來的一個主要方向。
提示產業關注
相對于趨于飽和的城市環境治理市場,農村環境市場是一片廣闊的天地,等待環保企業馳騁。應結合農村區域特點,根據自然環境、經濟水平等條件,順應當地村居生產生活方式,完善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優先選擇運維費用低、管護簡便的治理技術。總體來看,適用于小體量污染治理的農村污水分散治理設施和農村小型焚燒爐可以作為差異化補充,足夠集約、占地小,投資足夠小、低碳的技術會或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需要找到適合技術應用的場景去發揮長板。
相關新聞:
9區域協同治理漸次推進!一體化環境治理格局加速形成
2021年,我國持續推進重大國家戰略生態環保工作,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化布局已經成為環境產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長江大保護穩步推進。經過三年多努力,三峽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已從抓進度、上項目、城鎮污水治理快速見成效的投資建設階段,向系統性治理、市場化經營、投資建設與經營管理并重的可持續發展階段邁進。2021年3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針對一個流域的專門法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
黃河大保護大旗拉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印發。財政部還研究設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此外,2021年1月,“城發環境”擬更名“黃河環境 ”,爭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雙方“聯姻”成功,新公司或將有充分條件,在黃河大保護中發揮類似長江三峽集團的角色。
此外,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并印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對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長期規劃方案及年度工作安排的項目,在具備條件、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中央預算內投資予以優先支持。這將有利于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到,扎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這些區域發展規劃已經上升至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我國逐漸形成區域化、一體化環境治理格局。
提示產業關注
E20研究院指出,區域協同發展是當前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在此背景下,推動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完善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將是“十四五”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已經開展了京津冀區域生態協同治理、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粵港澳大灣區環境保護等區域協同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長江經濟帶水環境保護成效顯著。“十四五”期間,在區域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區域環境協同治理將進一步深入開展,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