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1 09:24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易簡乾
擬上市公司要回歸創新驅動、穩健經營的產業初心
近兩年,國家對于證券市場的管理日趨嚴格。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指出,推進退市制度改革,強化退市監管,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研究完善已退市公司的監管和風險處置制度,健全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
2021年7月19日,天翔環境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2021年8月30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天翔環境股票予以摘牌。這家巔峰時期曾豪擲80億元進行海外擴張的環境企業最終與資本市場分道揚鑣。
此外,還有不少企業折戟IPO途中。2021年2月23、24日,有8家企業主動撤回材料終止IPO,其中創業板和科創板分別為4家。值得注意的是,24日撤回的7家中,有5家是被抽中現場檢查的企業,其中包括兩家從事生態環保和環境治理行業的企業——上海藍科石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威華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為了嚴防IPO企業質量不過關,近兩年證監會開啟了新一輪大規模的現場檢查。2021年1月31日,證監會發審委發布了“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情況”,共20家企業中簽。這20家需要現場檢查的注冊制擬IPO企業中,至少有16家企業主動撤回申報材料,其中科創板9家共7家撤回、創業板11家共9家撤回。
據統計,202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對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81家公司做出了終止審核的決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對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111家公司做出了終止審核的決定。
種種跡象可看出,資本市場的蛋糕充滿誘惑,但絕不可心存僥幸,要提高上市申請成功率,擬上市公司還是應回歸創新驅動、穩健經營和規范治理的產業初心。
附2021上市環保公司名單
如有遺漏,歡迎評論區討論補充~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