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福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福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政策解讀

時間:2022-01-10 15:09

來源:福州市生態環境局

《福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由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現對《規劃》出臺背景和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十三五”時期,福州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為目標,深入實施生態市戰略,圍繞環境質量改善、污染物總量削減、生態安全保障三項重點任務,全面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提升、水環境質量提升、土壤環境質量提升、生態安全體系構建、政策機制創新五大系統工程,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福州市“十三五”規劃的生態環境主要指標全面超額完成,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優,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為高質量發展厚植了生態底色,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安全感明顯提升。“十四五”是我國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譜寫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努力奮進的第一個五年,是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也是福州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奠定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新征程新方向堅實生態環境基礎的關鍵五年。“十四五”時期,福州都市圈和強省會戰略及加快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對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把這座濱海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的囑托,科學謀劃和編制好《規劃》是部署做好全市未來五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舉措,對完成“十四五”時期建設高顏值的“美麗福州樣板”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和《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福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際,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制定了《規劃》。《規劃》編制經過“前期研究、草案編制、征求意見、論證報批”四個階段。在開展九個專項研究的基礎上,規劃編制過程中,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為確保《規劃》符合并落實中央和省市最新要求,《規劃》主動銜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等上級政策精神和上位規劃、以及國土空間、重點流域等各類專項規劃的最新成果。

二、規劃特色

(一)貫徹習總書記“講話精神”,踐行生態文明美麗樣板。一是《規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福州時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把這座濱海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的囑托,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和全方位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總要求。二是以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核心,牢牢把握“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總抓手,在落實中央和省要求的同時,圍繞福州城市發展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能級提升,建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美麗福州樣板。

(二)緊扣強省會戰略,引領生態環境創新導向。《規劃》緊緊圍繞都市圈和省會能級提升等重點戰略需求,服務“六個城”“五大國際品牌”“九大專項行動”等重大任務,提出以供給優質生態產品、承載產業擴容發展、提高管控治理精度為抓手的生態環境創新工作導向。一是主動融入“數字福州”和“新型材料”國際品牌建設。明確提出升級生態環境治理動力引擎,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生態環境管理治理中的應用,提高生態環境管理精細化、高效化水平,推進5G、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與新材料、新能源等綠色產業集群的深度融合創新。二是創新服務“海上福州”和“海港空港”國際品牌建設。聚焦福州東部產業集聚對生態環境管理和綠色化提升支持需求,統籌全市生態空間和生態容量保護與修復,用好生態承載能力容量空間。三是全力支持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圍繞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建設“海絲”戰略支點和國際性綜合樞紐需求,以高標準示范引領生態文明建設供給品質一流的生態產品,以改革創新供給一流環境監管和安全保障,營造優良綠色營商環境。

(三)把握戰略方向,明確“四五一”重點任務。一是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與雙碳目標”戰略,提出打造“四個福州品牌”:即生態文明建設的“福州模式”、生態價值核算的“福州路徑”、流域綜合整治的“福州樣板”、環境資源市場化交易的“福州機制”;二是圍繞“高品質生態環境營造”戰略,提出建設“美麗藍天”“美麗河湖”“美麗大地”“美麗鄉村”“美麗海灣”等“五個福州美”的高品質建設要求;三是圍繞“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提出充分運用“數字福州”建設成果,升級用好“一個數字平臺”——生態環境大數據云平臺。

三、主要內容

《規劃》是“十四五”時期指導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的綱領性文件,主要闡述了規劃期內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等。《規劃》共14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形勢分析和總體要求

主要闡述“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效、“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挑戰及落實囑托建設美麗福州樣板的有利條件;明確規劃的指導思想和2025年、2035年的主要目標,合理設置了“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5大類27項具體指標。

1、總體目標

“十四五”時期,以建設高顏值的“美麗福州樣板”為目標,統籌推進“減污、降碳、保生態”,到2025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化,結構性調整深入推進,碳達峰時序任務有效落實,生態環境安全有力保障,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優美環境獲得感成色更足。全市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優良,空氣質量排名保持全國重點城市前十位,河湖水系綜合治理走在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生態文明機制體制改革和生態環境管理治理模式創新等取得重大進展,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構建基本完成。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福惠群眾感知明顯,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田園風光、清水綠岸、灘凈灣美、魚鷗翔集成為城市鄉村新常態,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過得舒心。

2、具體目標

一是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到2025年,優良空氣天數比例優于98.3%,PM2.5濃度低于20微克/立方米,臭氧濃度升高趨勢得到有效控制;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地表水質量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小流域水質好于Ⅲ類比例優于省下達的考核目標,持續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果;近岸海域優良水質(一、二類)面積比例完成省下達指標;土壤和地下水質量保持穩定。

二是綠色發展成色更足,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降低率、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削減完成省下達任務。

三是環境治理集約高效,到2025年,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7%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四是環境安全有效保障,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完成省下達任務,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五是生態空間全面保護,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生態保護紅線占國土面積比例確保不降低、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完成上級管控目標。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和舉措

一是落實結構調整雙碳行動,引領生態文明方面,圍繞打造“四個福州品牌”,積極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快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促進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實現碳排放達峰及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加強區域協同結構治理,打造“美麗藍天”方面,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污染治理,開展重點行業VOCs排放綜合整治、鋼鐵行業污染治理等重點工程,全面落實“六個百分百”,系統開展臭氧問題聯合防治,加強區域聯防聯控。

三是堅持三水統籌流域共治,打造“美麗河湖”方面,提高城鄉飲水安全保障,深入推進水源地保護、千人以上農村水源地環境保護等,對閩江、敖江、龍江流域實施多要素系統治理,鞏固內河治理,建設一批“清水綠岸、魚翔潛底、文盛景美、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試點。

四是推進防控監管修復利用,打造“美麗大地”方面,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監管、監測體系,分類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有序推進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自主監測、土壤環境先行調查試點等工作。

五是促進環境整治生態產業,打造“美麗鄉村”方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面源污染防治,促進鄉村生態產業發展,推進“綠盈鄉村”建設。

六是貫徹陸海統籌系統治理,打造“美麗海灣”方面,深化“一灣一策”的陸海污染雙控治理攻堅,實施港口船舶污染綜合整治,建成一批美麗海灣先行示范區。

七是統籌生態保護環境健康,鞏固安全格局方面,推進生態修復工程,提升生態產品供給效益,建設城市生態廊道體系,統籌海岸帶、礦山、湖泊濕地、森林等要素生態修復,維護生態安全格局,提升生態產品供給效益,強化城市人居環境健康。

八是布局噪聲防控防治體系,營造寧靜城市方面,完善噪聲防控制度體系,加強建筑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交通噪聲等噪聲污染治理。

九是強化源頭管控資源利用,建設無廢城市方面,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提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加強危廢、醫廢處置管理,保障城市環境安全。

十是加強風險監管平臺建設,保障安全發展方面,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結合“數字福州”強化生態環境風險預警防控與應急,重視新污染物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環境風險。

十一是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升級治理能力方面,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參與體系、市場體系、保護制度體系,加大科技創新支撐力度,加快治理現代化。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提出強化思想引領、組織領導,加強分工協作、資金保障,打造環保鐵軍等措施要求。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