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4 10:03
來源:瀚藍環境
社會責任之于瀚藍,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價值理念,也是我們與世界相處的原則和框架。12月6日,瀚藍舉行“社會責任戰略規劃工作坊”,公司高管、總部職能部門及各業務板塊負責人共同探討瀚藍“十四五”社會責任戰略規劃及行動方案。
總裁金鐸:
社會責任是瀚藍與世界相處的原則和框架
使命驅動型的社會責任管理
經過多年持之以恒地開展社會責任工作,瀚藍已充分感受到開展社會責任管理對戰略制訂和執行、管理模式創新、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提升等帶來的積極影響。金總表示,社會責任并不是空泛的概念,也不是錦上添花的宣傳工作,而是落到實處的系統性管理工作,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瀚藍的社會責任是使命驅動型的社會責任。“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生活”是全體員工所信奉并踐行的使命,員工工作的點點滴滴都融入其中,成為流淌在瀚藍血液里的基因。“十年百城,最受信賴的生態環境服務企業”的企業愿景中,“最受信賴”強調“從外向內”的思維,關注利益相關方的訴求,通過“利他”以“利己”,讓企業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瀚藍多年以來的社會責任工作積累,驗證了一個道理:社會責任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非常正向的理念。
眾多“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近年來,外部環境不斷變化,行業競爭態勢不斷加劇,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不管外部如何變化,瀚藍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社會和行業進步作貢獻,為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的社會責任理念內核是不變的,這是瀚藍與世界相處的原則和框架,是我們面向未來最大的“確定性”。社會責任理念指引我們以客戶的痛點和需求為出發點,在變化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和路徑。
社會責任的行動將對行業生態和社會都產生正向的影響,企業會因此擁有更光明的前景,員工的個人生命價值也得到升華。
社會責任管理要實現“三個融合”
瀚藍的社會責任管理要實現“三個融合”:與公司戰略高度融合,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日常經營工作高度融合,以促進企業經營和創新;與企業文化高度融合,在企業內部提升員工責任意識。金總要求各級管理者以身作則,積極主動踐行社會責任,扎實推進社會責任工作,把相關理念傳遞給全體員工,并讓社會責任的價值外溢,從而影響更多的相關方和群體。
責揚天下首席專家殷格非:
社會責任戰略是落實公司戰略發展目標的需要
ISO 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起草工作組專家、ISO 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副秘書長、責揚天下首席專家殷格非從內外部分析了社會責任戰略的背景,并介紹了專業的社會責任管理方法論。
從外部環境分析,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塑造企業未來市場機遇、驅動商業競爭力的增強、成為企業競爭與合作的契合點;社會責任標準化規范化帶來更高要求,ESG投資驅使資本向善。從內部環境分析,社會責任戰略是落實公司戰略發展目標的需要、是提升公司社會責任競爭力的需要、是促進公司管理工作創新的需要、也是滿足監管機構規范性要求的需要。
殷格非認為,瀚藍社會責任源于“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公司使命,極具前瞻性和生命力。瀚藍富于責任競爭力的特色實踐和長期探索,源于對社會責任的堅定信念和深刻理解。瀚藍把社會責任管理工作視為戰略性工作,組織中高層管理人員對社會責任戰略規劃進行討論,對社會責任建設的重視、投入的熱情度和投入度在國內企業是較為鮮見的。瀚藍社會責任體系目前已見雛形,未來在科學的方法論和戰略規劃指導下,將能更好推動社會責任工作“三個融合”,為公司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他相信,瀚藍一定能成為行業社會責任的領軍者,成為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
集思廣益,探討利益相關方訴求并制定行動規劃
工作坊上,學員們運用科學專業的社會責任管理方法論,深度剖析各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對應訴求探討匹配的社會責任議題,并根據公司“十四五”戰略制定具體的社會責任議題行動方案。
未來,瀚藍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責任相關工作,做社會和行業進步的貢獻者和推動者。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