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3 09:36
來源:E20研究院
作者:張磊
我國市政園林綠化投資從2002年的239.5億元增長至2012年的1798.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34%,其中綠化垃圾投資額近年來保持了較高的投資比例,2014年中國綠化垃圾處理投資規模超過300億元。目前資源化利用方向主要是生產有機肥,若按照1噸園林垃圾可生產0.7噸有機肥,一噸有機肥市場售價按600元計,我國園林垃圾的市場空間在199億元左右,投資空間巨大。
農作物秸稈
近年來,我國農村一些地區焚燒農作物秸桿現象比較普遍,不僅污染環境、嚴重威脅交通運輸安全,還浪費資源。為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現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農民增收,國家連續出臺關于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相關政策。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全面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行動。農業部提出要聚焦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快秸稈生物質能開發利用,促進秸稈高質量還田,構建秸稈零碳排放模式,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升秸稈利用產業化水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測算,2020年我國主要農作物的秸稈理論資源量達8.73億噸左右。
從區域分布來看,秸稈來源主要分布在糧食生產地,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四川等13個糧食主產省(區)秸稈理論資源量占全國秸稈理論資源量的70%以上。
注:1、顏色越深代表該省秸稈資源化(此圖僅指能源化)可獲得水平越高,集約化開發價值越高。
2、灰色地區數據暫缺。
“十三五”末期,多部委連續針對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問題發文進行調整,出臺了全生命周期補貼上限82500小時、新增項目競價上網等系列從緊新政。中央財政分擔比例逐年減少,“國補退坡”的政策性信號已經明確,地方政府將成為承擔生物質發電補貼的主力軍。E20研究院認為,當前國家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助力碳減排,生物質發電在“十四五”時期或將迎來系統性改革,“國補退坡”將淘汰一批運營效率低的企業,推動生物質發電行業平穩有序發展。預計到2025年我國秸稈資源化處理行業市場空間可達700億。
畜禽糞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畜禽產品的需求不斷提升,進而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畜牧業總產值從2015年28649億元發展到2020年的40266億元,經過一定時期的增長,2020年畜牧業迎來歷史新高。畜牧業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維持在25%~30%,已經成為其支柱產業。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對農民的增收、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9年,我國生豬市場受到“豬瘟”疫情影響,出欄量大幅下降。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全球化及進出口貿易局勢影響,豬牛羊肉等市場預期有所恢復但增速不敵疫情前預期,畜牧行業整體受到一定影響,低谷期有所延長,預計三年內市場將恢復平穩。根據公開數據推算,我國畜禽養殖業主要類別禽畜產糞量將在10億噸左右,產尿量逾7億噸。
目前,我國畜禽糞污的市場空間主要包括項目運營收入、工程及設備投資以及資源化產品銷售。根據主要資源化產品的不同,按照好氧堆肥和厭氧制沼將其市場劃分為兩大類。其中,堆肥工藝的主要市場空間來自有機肥產品銷售收入,而厭氧工藝則以設備投資市場空間占優。E20研究院預測,預計到2025年畜禽糞污處理市場空間可達1390億元。
病死畜禽
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產生量也迅速增加,各種污染事件高發多發,特別是病死畜禽問題已經成為我國農業污染的重要來源。據統計,我國存在畜禽傳染病約200余種,其中豬藍耳病、豬瘟、仔豬大腸桿菌病、牛羊布魯氏桿菌病、小反芻獸疫、禽流感、新城疫及腺病毒病等較為流行,每年因各類疾病引起的豬死亡率在8%~12%,家禽死亡率在12%~20%。病死畜禽數量的增多,給無害化處理增加了難度,部分地區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率不足20%,不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對病死畜禽進行科學、規范、徹底的無害化處理,將會導致病原擴散,對畜禽養殖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公開畜禽出欄量/存欄量數據測算病死量。養殖場的畜禽死亡率一般在5%~10%之間,若按5%計算,我國畜禽死亡量從2010年6.03億頭(只)增長至2020年的8.25億頭(只),復合增長率3%,其中家禽類占據大部分。由于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我國累積撲殺近100萬頭生豬,實際死亡量可能高于預測數值。死畜禽攜帶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不僅污染環境,對于人體健康和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也存在嚴重威脅。因此,對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是解決環境污染、實現畜牧業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主要依賴政府補助,國家補助標準生豬80元/頭。而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需按重量向處理公司支付費用,若不包括建設、設備投資,2025年我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市場空間在1000億左右。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