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3 09:24
來源:綠谷工作室
作者:李曉佳
看到大批環保企業以破竹之勢,借助資本的優勢,迅速占領市場高地。韓小清也開始帶領曉清環保,謀求對接資本之路。
04上市:又一次危機的來臨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首次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重要的改革議題之一。而醞釀十余年之久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也在2013年正式發布,排水行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法律文本。
政策的傾斜,將環保產業的發展推向高潮,資本蜂擁而至。這一點,在2014年得到全面爆發,截至2014年10月30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20家,其中已過會30家,30家已過會企業中有3家是節能環保企業。“上市”成為2014年水務市場的一個熱點,IPO開閘以及通過借殼“曲線救國”,2014年下半年多家水務企業扎堆上市,產業主體資本化。
2014年6月,光大國際(現“光大環境”)將光大水務投資注入新加坡上市的漢科環境,光大水務成功借殼在新加坡上市,12月22日正式開始交易;7月,康達環保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8月,國禎環保(現“中節能國禎”)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交易。
在環保企業扎堆上市的同時,資本市場也越來越青睞環保市場,資本主體逐步呈現產業化。
2014年年初,被譽為“中國版納斯達克”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迎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擴容,資本盛宴正式開席。新三板是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里程碑”,大量中小企業能夠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由于受到轉板制和全國擴容等重大利好政策影響,同時準入門檻較低(不設財務和股份分散度指標,也不限于高新技術企業),大量暫時難以在A股登陸的中小型公司,競相通過新三板的路徑完成掛牌,新三板得以快速發展,在掛牌公司數量、交易額、融資額等方面,呈現出跳躍式增長勢頭。
2014年12月,曉清環保首先選擇在納斯達克主板上市,成為第一家登陸美股市場的中國環保企業。
2017年6月27日,曉清環保又在北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敲鐘掛牌,登陸新三板。
敲鐘儀式上,韓小清(右二)現場敲鐘
然而這兩次上市或掛牌都沒有解決曉清所需的融資渠道問題。2018年,曉清環保實控人所持股權被全數凍結。起因是增資對賭不達標,股東西藏知合壹號資本投資中心(下稱“西藏知合”)申請財產保全。2017年11月,曉清環保啟動掛牌后的第一次融資事項,11月29日公布《股票發行方案》,稱公司擬以每股7元至7.5元的價格公開發行股份3233.33萬股,募集金額不超過2.43億元。2017年12月15日,曉清環保股東大會否決了該發行方案。而投了反對票的股東正是西藏知合。
互聯網上關于曉清環保“嚴重拖欠工資”的負面消息也鋪天蓋地地襲來。有曾在曉清環保工作的人員反映,由于董事長韓小清與副董事長李素芹是夫妻關系,李素芹掌管財政大權,其對財政把控極其嚴格,導致很多工作不能良性推進,公司內部辦事效率低。據企查查數據顯示, 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曉清環保凈利潤逐年銳減,分別為5998.44萬元、1643.31萬元、76.52萬元。曉清環保的財務問題也隨之顯露。
由于和投資人股東之間的爭端,曉清環保再次面臨危機。在多方斡旋之下,雙方達成和解,并希望引入新的戰略投資人。而且,無論股東有何意見,大家的共識是曉清環保不能離開“小清”,韓小清一直牢牢地把控著公司的管理權,當然這也是一份責任。
05熬得住:慢下來,或許又是月明
困難的時候蟄伏起來,舍車保帥,練內功,等經濟周期起來后又可以生存。這是曉清環保多年來一直存在的秘訣。“熬得住”,是韓小清曾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提及最多的詞。
韓小清認為自己的技術是成熟的,關鍵是商業模式,設計一定要適合中國國情。他同時也認識到,光有技術不一定能將企業做大做強,技術、資本,商業模式要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熬得住。
熬得住,同時也要認清形勢,認清自己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韓小清認為曉清環保的未來在縣域經濟。《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政策陸續出臺,將農村環境治理擺在了突出位置。韓小清計算:“要想達到預期效果,每一個縣最少需要投10個億,全國2400多個縣,空間巨大。”
2013年,韓小清參加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3(第七屆)固廢戰略論壇”,在當時的發言中,他強調了曉清環保的發展重心:大城市環保產業發展成熟、競爭激烈,曉清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方針,以“小米加步槍”的方式,在局部領域謀取發展。“‘郡縣治、天下安’,基于縣域經濟的環保市場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一片潛力巨大的藍海!
韓小清在2013(第七屆)固廢戰略論壇上
現在,韓小清的重心依然是:為農村縣域經濟,提供全方位的環保服務。現在的情況是民營企業主要是在撿漏。立足一個縣,看看手里有什么武器,有什么核心技術,和巨頭們錯位競爭,差異化,就一定能分到一杯羹。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