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03 09:2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汪茵
站在時代轉型的風口,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環境企業之一,三峰環境在過去幾年中發展迅速,多次入選 “中國固廢領域年度十大影響力企業”,去年更是成功在A股上市,進入發展新階段。2021年,三峰環境的步伐未停,在持續夯實垃圾焚燒發電主業的同時,憑借多年技術積累,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布局,并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進軍全球靜脈產業。
近兩年來,多項涉及垃圾焚燒發電補貼的國家政策發布,國家前期為行業提供的環保扶持政策逐漸退坡。加之眾多央企和大型民企進入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國內市場布局已基本成型,業態基本成熟,行業增速也隨之放緩。不少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在這樣的背景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站在時代轉型的風口,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環境企業之一,三峰環境在過去幾年中發展迅速,多次入選 “中國固廢領域年度十大影響力企業”,去年更是成功在A股上市,進入發展新階段。三峰環境于近日發布的2021年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三峰實現營業收入44.71億元,同比增長21.80%,凈利潤10.96億元,同比增長78.59%,取得了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優異成績。
2021年,三峰環境的步伐未停,在持續夯實垃圾焚燒發電主業的同時,憑借多年技術積累,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布局,并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進軍全球靜脈產業。
夯實主營業務延伸產業鏈,焚燒項目獲世界銀行授牌
三峰環境在2021年不斷夯實主營業務,僅上半年就成功中標榮昌、奉節、綏中等3個垃圾焚燒發電BOT/PPP項目,新增處理能力1700噸/日。子公司三峰卡萬塔共簽署焚燒爐及成套設備供貨合同12項,涉及焚燒線產品14條。其中,今年3月簽約的北京安定循環經濟園區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6×850t/d焚燒爐及輔助設備項目,日處理能力達5100噸,是服務首都的單臺處理規模最大、總處理規模最大、首次采用國產焚燒爐替代進口的超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標桿性意義。截至2021年6月,三峰環境已投資51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生活垃圾規模55800噸,國內市場占有率行業領先。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三峰環境多年來深耕垃圾焚燒發電領域,旗下的昆明空港環保發電廠在今年8月被世界銀行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聯合授予“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生活垃圾綜合環境管理昆明示范項目垃圾焚燒示范企業”稱號。
三峰環境昆明空港環保發電廠作為該項目在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示范企業,自2015年起,持續開展斯德哥爾摩公約最佳可行技術和最佳環境實踐技術改造,先后完成了鍋爐超頻吹灰器、焚燒爐燃燒智能化控制、二噁英在線采樣、2#線焚燒煙氣凈化系統、活性炭計量和DCS、DEH、ECS系統改造等6個項目。其中,焚燒爐燃燒智能化控制項目為國內首創,通過采用網絡智能自學習模型,確保焚燒爐燃燒穩定,實現了垃圾燃燒智能化控制、“850度、2秒”預警系統可視化,解決了垃圾焚燒爐燃燒控制系統的技術難題,進行了“超低排放”行業前沿管控技術的探索與實踐。
三峰環境在做大做強 “老本行”的同時,持續加強創新投入和研發能力建設,向產業鏈后端拓展垃圾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置等業務。
三峰環境2021年半年報透露,為進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時提高發電效率等生產運營指標,三峰環境通過持續科研攻關,根據目前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生產運營特點和政策趨勢,有針對性地開展有關煙氣排放、飛灰處置及滲濾液處理等方面的技術攻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技術成果——飛灰處置方面,三峰環境牽頭開展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無害化處置項目相繼獲得6項國家發明專利;滲濾液處理方面,三峰科技公司當前已擁有77個滲濾液處理項目業績,其中,出口德國漢堡的兩套共760立方米/天集裝箱式STRO膜系統現已投用,標志著“三峰造”的滲濾液膜處理裝備得到了歐盟國家的認可。
“走出去”水平進一步提高,三峰環境進軍全球靜脈產業
國內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低價中標和“鄰避事件”的雙重夾擊,讓一些更具實力和憂患意識的垃圾焚燒企業放眼國際,開始積極嘗試“走出去”尋找海外新機遇。另一方面,隨著早期垃圾焚燒國產化設備的崛起和日益成熟,以三峰環境等企業為首的一批中國企業已經踏上了從引進吸收到國產化輸出的出海之路。
三峰環境作為中國垃圾焚燒國產化企業代表,于2000年成功引進德國馬丁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在對其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國產化研發,并在國內投資建設了首座BOT模式垃圾焚燒發電示范工廠,多年來持續領跑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在“引進來”逐步成熟后,三峰環境也積極尋找“走出去”的合作機會,自主設計和生產的焚燒爐以及滲濾液膜處理裝備成功返銷德國,并相繼出口到印度、泰國、埃塞俄比亞、斯里蘭卡、巴西、越南等國家和澳門地區,“三峰造”裝備獲得越來越多來自國際市場的認可。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國真正邁入低碳發展時代。實現雙碳目標,既要依靠能源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又要各行各業共同減碳挖潛。三峰環境于今年建成投產重慶御臨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處理規模3000噸/日,在采用中溫次高壓高蒸汽參數有效提高發電效率、減少碳排放的同時,還通過運用煙氣超低排放工藝,將氮氧化物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指標控制到歐盟2010/75/EU標準限值的10%以內,積極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順利達成。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