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重慶發改委等九部分發文要求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時間:2021-11-18 10:08

來源:中國固廢網

十、強化組織實施

(二十)加強部門協同。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和政策銜接,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及時總結推廣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有效管理措施、商業模式和制度成果,協調解決實施中的問題,重大情況及時按程序向市政府請示報告。(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落實地方責任。各區縣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做好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對本地區快遞包裝治理工作的統籌指導,細化任務措施,有力有序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各區縣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強日常管理,抓好組織落實。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示范的各試點區縣人民政府要組織編制試點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和模式。(各區縣人民政府負責)

(二十二)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渠道,大力宣傳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效,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充分發揮消費者、新聞媒體、行業協會等的監督作用,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快遞包裝社會治理體系。

《重慶市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2021年11月1日,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郵政管理局、市經濟信息委、市司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重慶市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實施意見》(渝發改資環〔2021〕1379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便于各單位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政策內容,對政策內容作出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快遞包裝治理,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0〕115號),要求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范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市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市級部門研究提出我市貫徹落實舉措,通過座談會、書面征求意見等方式多次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建議,通過市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充分吸納意見建議后修改完善形成《實施意見》,并報經市政府同意后由市發展改革委、郵政管理局、市經濟信息委、市司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

二、主要目標

到2022年,基本形成快遞包裝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電商和快遞規范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

到2025年,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三、主要任務

《實施意見》明確了六項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完善快遞包裝法規規章和標準體系,加快完善電子商務、郵政快遞等行業法規規章。包括健全標準制度體系、推動綠色快遞包裝標準化工作。

二是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落實快遞行業塑料制品禁限要求,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包括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提升快遞包裝產品規范化水平、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

三是加強電商和快遞規范管理,提升行業綠色發展水平。包括嚴格快遞操作規范、完善快遞收寄管理、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

四是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逐步降低運營成本。包括推廣可循環包裝產品、培育可循環快遞包裝新模式、加強可循環快遞包裝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規范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置,結合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范快遞包裝廢棄物分類投放和清運處置。包括加強快遞包裝回收、規范快遞包裝廢棄物分類投放和清運處置。

六是完善支撐保障體系,促進快遞包裝行業綠色發展。包括加強監督執法、完善綜合性支持政策、強化科技支撐。

四、文件執行時間

《實施意見》自2021年11月1日起執行。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