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發布:雙碳、新能源、治污這樣干

時間:2021-11-02 14:36

來源:中國水網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省委、省政府高規格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河長制工作推進會、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等重大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課題開展深入調研,深入推動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切實肩負起第一責任,各級黨組織認真履行職責,讓黨旗在治污攻堅第一線高高飄揚。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緊扣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立法和執法檢查。各級政協把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作為重要議題,積極建言獻策、強化督促落實。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形成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經濟結構綠色轉型步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2020年三次產業比重為4.3:39.2:56.5,全省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6.1%,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1.1%,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64.7%,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2%。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清潔化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的比重約為33%、26%、11%、30%,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29%,較2015年提高4.4個百分點。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為36.6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0.7立方米,分別較2015年下降34%、45%。

141.png

圖1經濟結構綠色轉型成效

綠色發展空間格局持續優化。生態保護紅線加快優化調整,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加快推進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建設,修訂《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制定《廣東省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調解處理條例》《廣東省林地林木流轉辦法》,印發實施《廣東省美麗海灣規劃(2019—2035年)》,開展"藍色灣區"守護行動。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強天然林保護修復,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加大公益林補償力度,2020年中央和省財政對省級以上公益林補償標準達到平均每畝40元(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7萬公頃、中幼齡林撫育41.77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8.66%。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個、國家地質公園9個、省級以上地質遺跡保護區6個,面積分別達29.79、7.80、3.73萬公頃。

環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大氣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先行,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2.5%,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連續6年全面穩定達標,PM2.5濃度下降到22微克/立方米,優于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第二階段目標值,較2015年下降30.3%。水環境質量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實現9個劣Ⅴ類國考斷面全部清零,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87.3%,東江、西江、北江、韓江等大江大河水質保持優良,茅洲河、練江、廣佛跨界河流等重污染流域水質大幅改善,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100%達標。土壤污染防治穩步推進。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設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83.2萬畝、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23.5萬畝,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穩定在4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0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8.4%。"十三五"累計新增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453萬噸/年,基本滿足全省危險廢物安全處理處置需求。


142.png

圖2環境質量改善成效

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截至2020年底全省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自然村15.3萬余個,完成率達99.5%以上;農村現有無害化戶廁1341萬余戶,普及率達99%以上,現有標準化公廁60625座,完成新建和改建旅游廁所7479座;建成32.9萬余個垃圾收集點,1125個鄉鎮共建成1288個鎮級垃圾轉運站;行政村、自然村集中供水覆蓋率分別達到100%、92.7%;"四好農村路"通鄉鎮和行政村路面硬化率、通客車率、農村公路列養率均達到100%。全面加快城鎮污水垃圾治理,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86座、處理能力達到2798萬噸/日,建成污水管網約6.8萬公里;共建成運營147座生活垃圾處理場(廠)、總處理能力為14.1萬噸/日、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66.7%。穩步推進城鎮環境面貌提質,截至2020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9.1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11平方米。

143.png

圖3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成效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健全。省委、省政府成立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統籌推進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門設立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牽頭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印發實施《關于加快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廣東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出臺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河長制湖長制、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排污許可、水權交易、碳排放權交易、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一系列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制定或修訂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城鄉生活垃圾管理、綠色建筑、濕地保護等30多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地方性法規。

1234567...20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