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0-14 17:36
來源:中國水網
近日,青海省政府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2021-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青海將建成全國首個省域零碳電力系統。詳情如下:
青海省人民政府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2021-2030年)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辦、廳、局,國家能源局各司、西北監管局:
《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2021-2030年)》已經省委第142次常委會會議、省政府第81次常務會議和省部共建青海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第一次協調推進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青海省人民政府
國家能源局
(此件公開發布)
2021年7月7日
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
(2021-2030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重要指示精神,實現青海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和“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重要指示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系統集成為統籌,以前沿技術為保障,以體系標準為規范,著力提升清潔能源存儲、消納和外送能力,加快推動清潔能源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基地化、集約化發展,以“雙主導”帶動“雙脫鉤”,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為推動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青海貢獻”。
(二)基本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守生態理念,強化責任擔當,優先發展清潔能源,打造綠色產業體系。
規劃引領,統籌發展。堅持統籌規劃,注重頂層設計,充分發揮資源富集、多能互補優勢,構建協調聯動發展新格局。
創新驅動,高效發展。堅持改革開放,鼓勵技術、機制創新,著力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推進潛在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民生為重,共享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共享清潔能源發展成果,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三)戰略定位
發展理念高定位。高起點謀劃、高層次推動,使清潔能源成為實現生態價值的主要產業,成為踐行“三個最大”的重要載體,成為展示青海力量的馳名品牌。
服務全國高站位。立足青海、面向西北、放眼全國,發揮青海清潔能源資源優勢,提升清潔能源產品輻射力,增強清潔能源產業帶動力,擴大清潔能源人才影響力。輸出清潔電力、低碳產品、先進模式、認證標準,助力全國清潔能源發展和碳中和目標實現。
清潔低碳高比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生產清潔能源為主,終端以消費電能為主,扎實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積極打造零碳電力系統,建設高比例清潔低碳能源系統。
多能互補高協同。優化匹配各類儲能布局,形成長中短周期協同配置的多元儲能體系,提升調峰、調頻、調相能力,切實發揮儲能在荷、網、源各環節的綜合效益,風、光、水各要素的關鍵作用,促進清潔能源高質量開發、高效能協同、高比例消納,打造儲能綜合應用先行區。
產業技術高標準。加強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標準化和平臺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高新技術轉化應用能力,形成清潔能源技術創新轉化應用體系和標準體系。帶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數據、智能化快速發展,不斷提升清潔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支撐。
市場開放高水平。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堅定不移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構建多元市場主體,提高開放度和配置力,做好碳交易和綠色電力交易。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活力,降低綜合用能成本,提供公平高效的市場化政策保障。
(四)發展目標
充分發揮青海清潔能源優勢,以服務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己任,以“雙主導”推動“雙脫鉤”,到2025年,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初具規模,黃河上游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穩步推進,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發電量占比、一次能源消費占比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發展的全國領先地位進一步提升。到2030年,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基本建成,零碳電力系統基本建成,光伏制造業、儲能制造業產值分別過千億,力爭實現“雙脫鉤”,為全國能源結構優化,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青海貢獻”。
二、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清潔能源集約化發展
(五)推進清潔能源和生態環境協同發展。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清潔能源開發建設中嚴守“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在能源產業開發中落實生態優先戰略。在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和運行中堅持清潔能源產業生態化,在能源供給和消費中促進經濟綠色發展。
(六)深度挖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潛力。“十四五”期間有序實施黃河上游水電站開發建設規劃,全力推進瑪爾擋、羊曲水電站建成投產。積極開展茨哈峽、爾多、寧木特水電站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黃河上游已建水電站擴機改造,提高靈活電源調節比例和供電保障能力,支撐青海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穩定高效運行。充分發揮水電調壓調相功能,提高新能源消納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七)打造國家級光伏發電和風電基地。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和風電基地化規模化開發,形成以海南州、海西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為依托,輻射海北州、黃南州的新能源開發格局。在海南州共和、同德、貴南、興海積極建設清潔能源基地,到2030年并網規模達到4000萬千瓦左右;在海西州格爾木、茫崖、德令哈、大柴旦、烏蘭、都蘭積極建設清潔能源基地,到2030年并網規模達到6000萬千瓦左右;在海北州剛察、祁連、海晏規劃大型清潔能源基地。以大型園區、公共設施、居民住宅、高速公路等為依托發展分布式光伏。因地制宜推廣光伏治沙。積極發展分散式風電。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