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27 09:30
來源:財政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承諾。近期,河南監管局按照財政部統一部署,對河南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顯示,綜合考慮經濟發展增速、能耗雙控、煤炭消費減量、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預計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可以按期完成國家碳達峰任務,并推動2060年碳中和目標實現。但在產業轉型、節能降碳、生態碳匯、碳稅碳交易等方面仍要下足功夫,做足功課。
一、產業轉型方面
一是推動重點行業有序達峰。統籌好增量與存量,制定實施電力、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合理確定產能和規劃布局,推廣綠色低碳先進技術,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為先進產能騰出發展空間,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嚴控“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建立“兩高”項目長效管理機制,嚴格項目審批,堅決剎住“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勢頭;實施“兩高”項目拉網式大起底、大清查,建立全省“兩高”項目清單,按要求實施分類處置;已建成的“兩高”項目全部納入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強化常態化監管。
三是大力發展低碳高效產業。聚焦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生物醫藥、新型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鏈,加強土地、能耗、環境容量等資源要素保障,著力培育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力爭“十四五”期間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實現翻番,搶占低碳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二、節能降碳方面
一是加快低碳轉型發展。統籌考慮經濟增長用能需求和河南省煤炭消費削減10%目標任務,堅持節約優先,充分挖掘本省能源資源潛力,強化外引能源建設,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二是減煤穩油與增氣引電。持續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實施煤電結構優化、煤炭綠色高效開發工程,保持全省油品消費基本穩定。實施油氣管網和儲備設施建設工程,拓展外氣入豫通道;發揮好現有通道作用,加快推進“陜電入豫”工程,加快謀劃外電入豫第四通道。
三是靶向定位大力強新。把新能源作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大力發展風、光、生物質、地熱能等新能源,實施沿黃百萬千瓦級高質量風電基地、光伏發電創新發展、中深層地熱供暖集中連片示范區等工程,進一步縮小非化石能源占比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
三、生態碳匯方面
一是持續增強林草濕地碳匯能力。積極推進以增量擴容、提質增效為主要目標的可持續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加森林蓄積,提高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量,增強森林固碳能力;推進人工商品林集約經營、人工公益林近自然經營;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通過自然修復和人工促進等方式不斷增強濕地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
二是完善林草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加強資源保護、努力減少碳排放,推進森林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開展濕地碳匯計量監測研究試點,開展市縣級林業碳匯潛力評價和試點建設,建立統一的林業碳匯計量標準和監測評估系統。
三是加強林業碳匯增匯研究。加強基礎研究、資源培育,強化科技支撐,設立并實施碳增匯科技計劃,深化理論研究、加大應用研究、推進轉化研究,全面提升林業碳匯能力。
四、碳稅碳交易方面
一是積極開展已納入企業碳交易工作。按照全國碳稅、用能權交易、碳排放交易統一部署安排,積極做好已納入企業碳市場系統開戶、配額分配、數據核查、清繳履約等工作,利用市場化手段促使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企業減排成本,有序有效推進相關工作。
二是探索林業碳匯交易機制。加快推進全省林業碳匯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創新,探索建立林業碳匯項目培育、開發機制及監測監管體系,完善相關配套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碳匯林建設,開展林業碳匯項目申報,申請中國核證碳減排量,推進碳匯交易。
三是探索發展碳匯經濟。通過制度創新,在現有碳排放權交易和碳普惠體系基礎上,健全碳排放權交易機制,開發生態碳匯產品;統籌林業碳匯交易與公益性碳匯林建設,積極推進各類林業增匯減排項目試點,探索建立碳中和、碳匯管理、大數據研究中心等平臺。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