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18 09:3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易維尼
9日17日,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查實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并對第二批7個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公開通報。其中,生活垃圾處理短板問題與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問題屢禁不止。
生活垃圾處置短板問題突出,污染問題叢生
清遠是粵北生態屏障重要區域,被譽為珠三角的“后花園”。督察發現,清遠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工作長期滯后,生活垃圾滲濾液收集處理不善,填埋場地下水污染,垃圾違法傾倒多發頻發,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滯后,填埋場不堪重負。
清遠市2008年開始謀劃推進城區垃圾焚燒項目,但項目一拖再拖,前后歷經12年、12次選址,直至2020年7月,主體工程才正式動工,2021年6月點火試運行。受此影響,該市青山生活垃圾填埋場長期超負荷運行,環境風險和安全隱患問題突出。
2018年3月,青山填埋場庫滿停運,城區每天大量垃圾臨時轉運到英德、佛岡、陽山等市縣應急處理,前后持續153天,轉運垃圾多達12萬噸,給周邊市縣帶來較大環境壓力。
滲濾液大量積存,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全市8個縣區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產生量約1800噸/日,處理能力僅有1400噸/日,實際處理量僅有1194噸/日。由于處理能力嚴重不足,違規外運和場內貯存數量巨大。
2018年以來,違規外運累計高達55.1萬噸,截止目前仍積存14.36萬噸。其中,青山填埋場滲濾液產生量1100噸/日,處理能力500噸/日,全場7個收集池共積存滲濾液高達3.7萬噸。
同時該廠未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要求,自行達標處理滲濾液,而是長期通過槽罐車違規轉運滲濾液,至多個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2018年以來,已累計轉運38.4萬噸,目前每天仍有500噸左右滲濾液違規外運處理。
督察發現,該廠污水收集不完善,填埋區覆蓋多處滲漏,場區撇洪溝外排水氨氮濃度69.2毫克/升,超出生活垃圾填埋場水污染物排放限值1.77倍。督察進駐后,當地政府倉促增建一套膜處理設施,對滲濾液處理站廢水進行處理。
此外,清遠市8個垃圾填埋場中有5個存在地下水超標問題,其中佛岡縣垃圾填埋場2020年3月填埋區防滲膜破損,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經監測氨氮濃度47.6毫克/升,超地下水Ⅲ類標準94.2倍。
非法傾倒事件多發,整改處置敷衍潦草
2018年以來,清遠市累計發現垃圾傾倒案件121件,一些生活垃圾經常和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工業污泥混雜在一起,傾倒在田間地頭、山坳礦坑。2019年7月,清遠市清城區龍塘鎮利維石場,借土地復墾之名,非法傾倒垃圾累計超60萬平方米,導致10萬多立方米的礦坑積水受污染,呈黃綠色,散發明顯臭味。水體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高達411毫克/升、56.2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9.6倍和55.2倍。直到2021年4月,龍塘鎮才開始整治,督察進駐前才處置完畢。
2020年3月,清城區石角鎮九腌村,將十余畝耕地出租,非法接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污泥等混合固廢就地傾倒,總量約4萬立方米。2020年底媒體曝光后,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沒有認真追查源頭,也沒有對傾倒場地進行評估,僅在場地一角,挖取500多噸垃圾轉運處理,就直接復土復綠,引發周邊群眾強烈不滿。8月28日,督查組對場地進行開挖,挖掘出大量混合垃圾,要求當地政府妥善處置。
清遠市對生活垃圾處置重視不夠,決心不足、辦法不多,生活垃圾處理問題較多。清遠市有關部門和區縣對垃圾填埋場運行監管不力,滲濾液處置風險管控不足,非法傾倒打擊不力,處置敷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督查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法違規建設生產
中色東方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有色礦業集團的二級企業。
督察發現,東方公司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落實、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法違規建設生產。
東方公司下屬鉭業公司生產中產生的甲基異丁基酮廢包裝桶屬于危險廢物。督察發現,鉭業公司擅自將2017年2019年期間產生的約4500個甲基異丁基酮廢包裝桶,作為普通廢鐵非法出售給沒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石嘴山市亞峰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回收利用,為了掩飾其非法處置危險廢物行為,鉭業公司于2021年6月,偽造與原料供應商南京卓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簽訂的包裝桶回收協議和《寧夏東方鉭業有限公司危險廢物交接確認臺賬(甲基異丁基酮廢包裝桶)》,并偽造原公司安全生產部門員工的簽字,試圖讓危險廢物交接確認臺賬更加“逼真”,性質十分惡劣。
鉭業公司將2020年以來產生的大部分甲基異丁基酮廢包裝桶隨意堆放在廠區未及時處置。督察前期排查發現,1200多個廢包裝桶,堆存在沒有防滲等安全措施的廠區西側自行車棚內和樹林邊空地上,不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要求。直到督察進駐前夕,企業才將廢包裝桶轉移給有資質的寧夏寧東清大國華環境資源有限公司處置。
東方公司下屬多家公司先后違反環境影響評價法,違規建設項目。
2008年8月,鉭業公司未經環評審批,擅自開工建設高純氧化鈮和高純氧化鉭兩條生產線,于2009年11月建成投產,違法生產至今。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金輝公司未經環評審批,先后兩次擅自開工建成共12臺,鎳鈷錳酸鋰生產線反應釜。直至2020年9月,才全部補辦環評手續。
特材公司于2019年11月和2020年8月,未經環評審批,先后將3臺36米預還原爐改為2臺42米預還原爐,直至2021年5月才補辦環評手續。
督察發現,東方公司下屬企業普遍落實環境管理責任不到位,對污染治理疏于管護,甚至敷衍應付督察。
東方公司下屬特材公司包裝成品車間破碎、篩分工段環境管理責任不落實,車間地面積塵十分嚴重,粉塵無組織排放問題突出。
新材料公司粉體分廠還原反應釜和堿液噴淋塔之間的密閉管道軟連接完全損壞,廢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該公司電腦中的《粉體分廠設備運行巡檢記錄》和《設備運行維護記錄》,兩份文檔均為2021年8月督察進駐前夕創建,隨后打印下發至班組填寫,運維人員填寫的卻是2021年1月至9月之間的設備巡檢和維護記錄,存在明顯造假行為。
東方公司環境保護守法意識不強,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力。中國有色集團對東方公司環境監督檢查不夠,履行集團管理責任不到位。督查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