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6 14:26
來源:合肥市城市管理局
8月24日上午,合肥市召開垃圾分類動員會,副市長葛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近年來,合肥市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力有序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是一項社會治理工程,需要發動方方面面力量齊抓共管,合力推進。合肥市堅持上下聯動,示范帶動,著重宣傳引領,全面發動。
統籌各方力量 推動全社會共同發力
加強高位推動
成立了以合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市委副書記為常務副組長的高規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指導,定期調度和部署垃圾分類工作。各職能部門按職責有序有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出臺了系列管理制度和規定。
堅持黨建引領
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黨員領導干部多次帶頭實施垃圾分類,定期組織志愿者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組織開展入戶宣傳垃圾分類,建立垃圾分類獎懲榜、公示榜等激勵督促制度。
垃圾分類文化墻
示范帶動全面鋪開目前全市63個街道、362個社區、2733個小區同步開展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和宣傳氛圍營造(可回收物分出率較高,廚余垃圾分出率較低)。1444家公共機構、316所中小學等帶頭實施垃圾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垃圾分類宣傳進校園
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
常態化開展宣傳
發動依托志愿服務、集中宣貫、主題活動等方式,以制作動畫視頻、分類指南、宣傳冊、口袋書、電子海報等形式,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度。建有4座垃圾分類教育基地,建成全國首座垃圾分類知識展館,開展流動式展出,累計參觀市民達10萬人次。
垃圾分類科普館
統籌構建新體系 打造垃圾分類全程閉環
垃圾分類的關鍵是把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投放、分別處理。合肥市堅持規劃建設先行,末端引導前端,著力補齊硬件短板,協調推進前端中端后端建設。
前端推進集中投放點建成合肥市推進撤桶并點,因地制宜建設標準化定時定點集中投放點,計劃建設4311座。截止7月31日,全市集中投放點已建成2750座。隨著投放點的陸續建成,將加強桶邊值守和宣傳指導,逐步實施定時定點投放。
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中端實行分類轉運
為適應垃圾干濕分離、分類轉運需要,改造全市生活垃圾中轉站6座,增設專位、改造卸料槽、配備廚余垃圾罐體等;正在推進3座大型垃圾分類轉運站新建工作。增配廚余垃圾專運車輛,目前配備廚余垃圾收運車210多輛,對分類投放垃圾實行分類收運。
廚余垃圾收運車
后端設施建設全面發力
合肥市規委會研究通過《合肥市餐飲及廚余垃圾、裝修及大件垃圾處理設施規劃選址方案》,在全市規劃選址建設五座廚余垃圾處理廠。目前,新建的處理能力600噸/日的蜀山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和處理能力800噸/日的肥西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已進入調試作業階段,到2021年底全市廚余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1600噸/日,基本滿足近期生活垃圾分類需要。處理能力3000噸/日的龍泉山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投料試運營,形成多點布局、安全高效、經濟環保、就近處理的生活垃圾全焚燒、全利用處理體系,合肥市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規模達9000噸/日,全市生活垃圾已實現“全焚燒、零填埋”。
資源處理中心
統籌軟件硬件建設 法規制度保障有力
政府規章《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已于2019年3月15日正式施行,對推進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于2020年5月12日經全市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經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實施范圍、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分類投放設施建設、源頭減量等內容。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范》和《城市環境衛生作業規范》兩項合肥地方標準于2021年6月29日被批準發布。
垃圾分類已深深融入城市生活
讓我們攜手參與垃圾分類
共同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吧!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