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02 09:42
來源:蓋亞環境
繼建工修復于今年3月上市后,又有一家從事土壤修復企業加速對接資本市場:江蘇蓋亞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控股領投,太浩創投、鑫睿投資、敦行資本跟投。蓋亞科技成立以來已連續三次獲得資本加持,累計數億元人民幣資金注入。
今年3月29日,國內領先的環境修復綜合服務商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掛牌上市,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566.41萬股,發行價格為8.53元/股,擬募集資金5.86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修復中心的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的建設項目、市場營銷網絡強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建工修復的上市彰顯了資本市場對土壤修復行業的認可以及對其發展前景的看好。近期,又有一家從事土壤修復企業加速對接資本市場……
近日,國內土壤修復賽道領跑者江蘇蓋亞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蓋亞科技”)宣布完成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控股領投,太浩創投、鑫睿投資、敦行資本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于吸引更多尖端研發人才的加盟,加速蓋亞科技在高端裝備及專業技術研究及創新,推動蓋亞科技布局國內外市場,助推蓋亞科創板上市。
蓋亞科技成立以來已連續三次獲得資本加持,累計數億元人民幣資金注入。此前蓋亞科技已獲得啟明創投、長安私人資本、海言投資等知名投資機構和個人資本方的投資。
專注土壤修復自主研發,欲打造環保界獨角獸
蓋亞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專注于自主研發土壤修復技術和裝備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作為國內首批由民營企業牽頭科技部千萬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修復公司之一,蓋亞科技主要從事土壤修復專業設備自主研發,并成功實現批量化生產和規模化應用。
截至目前,蓋亞科技共申請國家專利230余項,專利覆蓋土壤修復全產業鏈,并分別在2018年、2020年兩次作為牽頭單位立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共獲得近4000萬的國撥資金。
鑫睿創投張思詩分析,蓋亞科技是集專業土壤修復、核心設備研發、修復方案的專業性綜合土壤修復企業,是科技創新型企業。其行業精英團隊,主導國家課題、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申請自有專利超過250余項,自主研發的6大體系模塊化裝備,所涉及的各類設備與工藝多為自主研發,專業程度高,科技屬性強,在行業內具有較大的綜合性優勢。
蓋亞科技土壤修復核心技術與裝備
公司連續三年保持業務和營收的快速增長,參與及完成了1600多個場地調查項目和80多個場地修復項目,業務范圍遍布全國,每年營業額翻倍增長。
據蓋亞科技董事長程功弼介紹,本輪融資后,蓋亞科技將加快新一代基于AI 和IoT技術的蓋亞Robot研發。蓋亞第三代Robot打破了傳統環保裝備時空領域的制約,實現了智能化、無人化、信息化,引領國內高端環保裝備的科技創新,提升國內環保設備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對于環保大數據平臺建設也有促進意義。
同時,蓋亞科技已經在美國和歐洲成立了海外研發中心,未來將進一步引進國外領先的技術以及高端人才,旨在打開蓋亞科技裝備出口大門,代表國產環保設備走向國際市場。此外,蓋亞科技還將借助本輪融資推進全國多個城市的EPC項目。
目前,蓋亞科技正積極準備科創板申報,立志打造環保界獨角獸。
蓋亞科技董事長 程功弼:蓋亞科技堅持自主研發,科技創新。國內首批由民營企業牽頭科技部千萬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修復公司之一。蓋亞科技本輪融資后,將加快新一代基于AI 和IoT技術的蓋亞Robot的研發,蓋亞第三代Robot完全打破了傳統環保裝備時空領域的制約,實現了智能化、無人化、信息化,引領國內高端環保裝備的科技創新,提升國內環保設備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對于環保大數據平臺建設也有促進意義。其次,蓋亞科技已經在美國和歐洲成立了海外研發中心,將進一步引進國外領先的技術以及高端人才,希望打開蓋亞科技裝備出口的大門,代表國產環保設備,走向國際市場。同時,蓋亞科技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推進全國多個城市的EPC項目。我們正在準備申報科創板,立志把蓋亞科技打造成為環保界獨角獸。
元禾控股 張聰:土壤修復是一項造福子孫的事業。我們看好這個行業,法規、政策逐步落地,處于高速發展期,未來每年市場規模數百億元。中國用30多年走過了美國200年的工業發展歷程,土壤污染程度更深、污染成分復雜、土質類型多樣、場地限制較多,要求修復者掌握多種修復技術、具備持續創新能力、積累足夠診治案例。蓋亞環境已率先打通場地調查與修復所需的裝備、工藝、配方等全產業鏈技術體系,在程功弼創始人帶領下的一幫青年志士通過不斷學習創新必將續寫新的篇章。
太浩創投 余鋼:
北京建工于2020年10月成功通過創業板IPO申請,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專業土壤修復的上市企業,這彰顯資本市場對土壤修復行業的認可。蓋亞科技長期深耕修復行業,具備核心設備制造、核心修復技術、豐富項目實施經驗,商業模式成熟,業務發展穩定。我們看好蓋亞,將來成為頂尖的土壤修復專業技術服務商及高端裝備供應商。
敦行資本 馬陽光:
蓋亞科技創始人程功弼是行業資深技術專家,帶領蓋亞科技率先實踐土壤修復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從6人創業公司發展成為土壤修復行業知名企業,成為國內首批由民營企業牽頭科技部千萬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修復公司之一,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我們期待程功弼董事長帶領團隊把蓋亞科技打造成環保界的獨角獸。
“十四五”將迎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窗口期,國家規劃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這就為環境修復產業提供了更多服務場景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土壤修復潛在總市場空間合計將超過5.2萬億。
隨著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資金扶持也沒有斷。數據顯示,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數達112億元;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執行數為65.35億元;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預算數為65億元;結合2017年的預算結轉資金,2018年實際專項資金預算調整為111.65億元。
據行業機構測算,中國土壤污染防治修復產業的產值在環保產業總產值中占比不足1%,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30%的比重。場地與耕地領銜,短期理論空間超千億。工業場地修復方面,根據南京大學生態研究院對省會城市污染地塊的統計,假設未來兩年場地修復需求約為1044 塊,根據現有修復項目的場地約 100 畝的平均面積和 50 萬元/畝的修復均價,未來空間約522億元。
第一財經曾在其報道中指出:“包括場地修復、耕地修復、礦山修復等在內,土壤修復潛在總市場空間合計將超過5.2萬億。隨著華東、西南等地詳查和治理方案制定的完成,修復需求逐步明確,有望支撐2020年以后的市場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土壤修復行業在資金構成方面較往年基本一致,其中,工程類業務資金中,工業污染場地資金占主要部分,約90.5億元,咨詢類業務資金約22.6億,也即2020年土壤修復市場中工業污染場地總規模約100多億元,再加上耕地、礦山修復等領域,對比五年前的十幾億的規模有了較大增長,2020年的總規模約400億左右。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