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安徽將成立混合制的多元化省級環保集團

時間:2021-07-22 14:43

來源:安徽生態環境

7月13日,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專場推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活動期間,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接受了新華網及中國環境報專訪,羅宏表示,發揮安徽優勢,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十四五”支柱產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7月13日,羅宏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十四五”時期安徽支柱產業,安徽具有四大優勢。一是市場優勢。安徽正處于經濟高增長時期,傳統產業占比較大,鋼鐵、水泥、冶煉、煤炭行業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這些產業仍然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及未來面臨著升級改造的需求,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很大市場空間;二是區位優勢。安徽環保產業滿足本省需要的同時,可以向東走向長三角,覆蓋整個中西部地區;三是科技優勢。安徽省是全國三大科教中心之一,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一批重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這些為安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撐;四是營商環境優勢。安徽省委省政府針對十大支柱產業發展專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安徽環保產業下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目前安徽省正在制定“十四五”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規劃。羅宏透露,主要集中在三個板塊。一是新能源。重點是在太陽能、清潔能源以及支撐新能源的一些新技術;二是節能技術。安徽傳統制造業比重較高,在傳統制造業基礎上進行綠色化改造,把成本降低,滿足減排和降碳的要求,這是傳統產業將來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三是環保產業。涉及污染治理、環保裝備、檢測設備、生產設備,以及生態治理、生態修復等領域。

羅宏指出,目前安徽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一是組建了由省政府領導掛帥的節能環保產業推進工作組;二是通過規劃引導企業在環保產業領域加大研發和投入;三是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提供專項資金支持。企業落戶、科技成果轉化,均有相關優惠扶持政策。企業在生產發展過程當中遇到困難,有專門對接服務單位,為企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

同日,圍繞安徽省擬成立環保產業集團、節能環保產業為何由生態環境部門牽頭管理、如何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等問題,羅宏接受了中國環境報專訪。

羅宏表示,生態文明道路的確立,開辟了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巨大市場空間,相應也帶來了市場主體的快速擴張。目前,安徽省缺少一個以國有資本為主體的省級環保產業集團。環保產業與其它領域不一樣,它既有市場的競爭性,同時還有公益性。一些特定領域,像生態修復,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均帶有一些公益性質。以政府為主導的國有企業相對來講更適合承擔較多的社會責任,我們需要這樣的一個團隊。

安徽組建環境集團,將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同時引進科研院所、民營資本及上市公司,形成混合制的多元化集團,這樣能體現出體制機制的靈活性,起到帶動作用。

對于牽頭管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羅宏指出,安徽省委省政府將節能環保產業交由生態環境廳主管,省生態環境廳義不容辭。通過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實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協同,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加大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從根本上改變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等,從而達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

如何推動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羅宏介紹說,一是規劃引領,正在制訂《安徽省“十四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發展重點、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二是提供支持政策。即將要出臺扶持節能環保產業的實施意見;三是著重打造環保產業聚集園區。初步選定15家經濟開發園區,作為環保產業集中發展集聚地;四是培養龍頭企業。一方面對原有部分骨干企業加大培育力度,將幫助他們做得更大更強。另一方面通過“雙招雙引”,引進更多的企業和科研人才到安徽,進一步做大市場主體。五是形成產業鏈條。建立“鏈長制”,重點針對某一領域的短板和缺項,加強技術研發和主體培育,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進一步把環保產業做大。

原標題:發揮安徽優勢,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十四五”支柱產業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接受新華網及中國環境報專訪

相關閱讀:安徽省環保產業集團要來啦!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