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2021上半年總結丨垃圾焚燒新增市場萎縮,提質增效迫在眉睫

時間:2021-07-13 09:11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

不知不覺,2021年已過去一半,在“國補退坡”、“十四五”規劃、“雙碳目標”等多重影響,固廢處理主戰場-垃圾焚燒市場這半年發展如何?未來又將向什么方向發展?

眾所周知,“十二五”、“十三五”是固廢管理行業尤其是城市垃圾焚燒產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那么,十年的加速度發展,總有切換速度和提升發展素質的階段,業內共識是這個時間節點正在來到。

國補退坡政策出臺一年有余,市場反應幾何?

過去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之于垃圾焚燒行業,2020年一開年便迎來震動,1月20日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號),由此拉開了國補政策調整的大幕。這一年行業談論最多的便是國補退坡。9月出臺的《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更是提出“自 2021年1月1日起,規劃內已核準未開工、新核準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并確定上網電價”。這一規定一度被視為國補的完全退出信號。而據E20研究院觀察,2021年上半年已經中標的項目目前尚未發現在上網電價方面進行調整,仍以0.65元/千瓦時作為上網標桿電價。E20研究院也將持續關注相關動態。

生活垃圾處理結構優化,垃圾焚燒仍是中流砥柱

隨著我國垃圾分類政策不斷深入推進,各地正加速構建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管理體系。其中在末端處置能力方面的觀念改變尤為突出。

首當其沖的是由于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末端廚余垃圾處理需求陡增,不少地區已經規劃建設了集中或分散的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發改環資〔2020〕1257號)(下稱“補短板”)中提出已明確廚余垃圾分類處理的地區要穩步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十四五”城鎮垃圾分類與處理設施發展規劃》(下稱“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要按照“循序漸進,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采用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分步實施,逐步擴大廚余垃圾處理能力。

其次,是資源化回收。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26號)中提出,到2020年底,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而在“十四五規劃”中,到2025 年底,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這一指標一躍來到了60%,且范圍拓展至全國,再加上垃圾分類收運能力從50萬噸增加到70萬噸,這是體現了垃圾分類進一步堅持推進的角度。

第三,是垃圾焚燒。“十四五規劃”中提出這樣一組數字:截至“十三五”末期,全國58萬噸/日的垃圾焚燒能力,45%的垃圾焚燒處理率。奠定了生活垃圾處理的主戰場,也是以減量、安全、穩定、可靠、高效為前提,為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和逐步建設無廢城市,構建資源能源回收的固廢大循環,奠定了結構性的托底基礎。

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由“十三五”末期的58萬噸/日至“十四五”規劃80萬噸/日,22萬噸的增加值,恰好與E20研究院在2020年固廢戰略論壇上發布的預估值相差無幾(詳情點擊:薛濤:“十四五”固廢行業規劃與產業趨勢前瞻),垃圾焚燒處理率的目標定在65%。“補短板”及“十四五規劃”中均提到全面推進焚燒處理能力建設、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標,更加明確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生活垃圾焚燒仍是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中流砥柱。加上廚余垃圾處理能力不斷完善、資源化回收利用率不斷提高的趨勢,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結構正由固廢處理2.0時代的“焚燒-填埋”二元結構快速向“以資源化為優先,以焚燒處理為核心,以衛生填埋為最終兜底”的多元處理結構轉變。

垃圾焚燒市場需求持續釋放

“十四五規劃”中對我國垃圾處理發展現狀進行了客觀梳理,結果顯示垃圾分類推進相對緩慢,其核心難點之一是廚余垃圾處理成本較高,以及分散式的堆肥產物或集中式的厭氧尾渣的資源化出路困局。如果無法徹底解決肥料消納問題,將使得干濕分離后的廚余垃圾歸宿還是“一燒了之”,這有悖于推行垃圾分類的初衷。在有機肥標準更新的契機下,如何解決有機碳歸土問題仍需要央地各級有關部門的協調和頂層設計破局。另一個難點是“兩網融合”困境,“十三五”期間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率僅50%,資源回收行業“小散亂”問題依然嚴峻,行業整體升級緩慢,為解決這個領域的問題所需的機制設計難度不小。這樣一來,大部分地區仍要依靠減容效果最明顯的垃圾焚燒作為主要垃圾處理手段。

而對于垃圾焚燒而言,“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從“十三五”末的58萬噸/日增長至“十四五”末的80萬噸/日,“十四五”期間仍將有22萬噸/日的新增空間。雖然全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在“十三五”期間增長迅猛(32萬噸/日),且“十四五”期間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但焚燒能力仍存在明顯缺口,且更多集中在支付能力和垃圾量不足的地區,充分體現了區域不平衡、城鄉不平衡的國情特點。意味著未來垃圾焚燒項目將迅速向縣鎮下沉,且單體項目規模也將明顯下滑。項目質量下降,將成為下一步繼續推進垃圾焚燒工作的難點之一。

從2021年上半年的市場情況來看確實有所體現。


1626138906721650.jpg


據E20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2021年全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中標數量為31個,涉及新增垃圾焚燒處理能力2.76萬噸/日,總投資162.5億元(部分項目未查到總投資信息)。這些數字較2019年上半年幾近腰斬。尤其是平均項目規模下降明顯,這與E20研究院在去年年底固廢戰略論壇上的觀察一致。

12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