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7-08 10:35
來源: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浙江省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十四五”規劃》,目標到2025年,全省能效水平持續保持全國前列,能源資源配置水平明顯提高,能效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領先全國,努力成為全國能效創新引領“重要窗口”。文件全文如下:
浙江省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十四五”規劃
能源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節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是全球公認的“第一能源”,是加強能源安全、實現經濟脫碳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十三五”期間,我省能效水平持續提升,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7.3%,能源資源市場化配置、制度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重要時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省委十四屆八次會議提出節能減排要保持全國先進水平,綠色產業發展、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潔能源發展居全國前列。本規劃旨在通過統籌推進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推動能源資源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宜。
本規劃根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國家《“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等編制,是指導“十四五”時期我省節能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期為2021年—2025年。
一、發展基礎
(一)主要成效
“十三五”以來,我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為統領,深化能源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統籌推進“畝均論英雄”、產業“騰籠換鳥”等,節能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2020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24660萬噸標準煤,萬元GDP能耗為0.41噸標準煤;“十三五”能耗強度累計降低17.3%,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五年節能量為4180萬噸標準煤,有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效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間,我省以2.5%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6.5%的GDP增速;2020年以占全國5.0%的能源消費總量,產出占全國6.4%的GDP、8.6%的稅收收入和9.4%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
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2020年全省煤炭消費量1.31億噸,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39%,較2015年降低5.4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均18個百分點;全省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7.0%,較2015年提高2.0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3%,較2015年提高4.3個百分點,清潔能源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114萬千瓦,裝機占比達到30.7%。
重點領域節能成效明顯。“十三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0.4%,高耗能行業裝備和管理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石油石化、化纖印染、電力熱力、水泥等重點行業能效水平領跑全國。2020年全省城鎮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6億平方米,城鎮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96%。全省城市建成區清潔能源化公交車、出租車使用比例達到80%,杭州、湖州主城區實現清潔能源公交車全覆蓋。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分別比2015年下降16.2%、10.7%。
能源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全面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國家試點和交易市場建設,加快完善用能權交易制度體系,建成全省統一的用能權交易平臺,用能權交易完成項目數、交易規模領跑全國。嚴格落實能源“雙控”制度,科學合理分配能源“雙控”目標,建立能源“雙控”目標考核獎懲機制,“十三五”期間累計實施財政獎勵資金3.9億元,財政處罰資金5.4億元,促進能源資源向高效利用地區傾斜。
節能工作基礎不斷夯實。制定實施《浙江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浙江省高耗能行業項目緩批限批實施辦法》和《浙江省能源“雙控”目標考核獎懲辦法》等制度文件,修訂《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浙江省節能審查辦法》,發布節能地方標準51項,其中37項無相應的國家標準。率先推行“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改革,制定實施《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改革的指導意見》,建立項目負面清單制度,實行分類管理。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數字化技術應用,著力提升節能監管能力。建立節能領域信用信息歸集清單、信用監管評價模型,探索節能監管與建立信用等級掛鉤制度,推進信用監管責任體系建設。
(二)面臨形勢和挑戰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重要時期。我省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扛起“五大歷史使命”,落實“十三項戰略抓手”,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責任重大,能效提升任重道遠。
1. 碳達峰碳中和對能源消費結構低碳轉型提出新任務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并納入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能效水平提升與碳達峰高度關聯、相輔相成,但我省部分地區以高耗能高排放“兩高”行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沒有改變,以資源能源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沒有改變。在碳達峰目標的倒逼下,如何抑制地方不合理的能源消費需求,加強“兩高”項目準入管理,統籌推進經濟發展、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加大結構節能和能效創新成為一項新任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