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7-06 16:35
來源:E20環境產業圈層
E20環境產業圈層匯聚了數百家中國環境產業 中最優秀的企業,積累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行業案例。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2021中國水務案例專題,展示具有示范意義的水務行業優秀案例,敬請關注!
張家港靜脈產業園工業固廢綜合處置填埋場項目
項目名稱:張家港靜脈產業園工業固廢綜合處置填埋場項目
推薦單位:江蘇新奇環保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滲瀝液處理系統的工藝設備、管道、電氣和自控設備的詳細設計、集成、安裝服務、試車試運行、人員培訓、功能保證考核及其它伴隨服務等
項目所在地江蘇省張家港市
項目概況
設備名稱:
張家港靜脈產業園工業固廢綜合處置填埋場項目污水處理系統
設備地點:張家港市南豐鎮靜脈科技產業園
設備范圍:滲瀝液處理系統的工藝設備、管道、電氣和自控設備的詳細設計、集成、安裝服務、試車試運行、人員培訓、功能保證考核及其它伴隨服務等。
設備規模:初期雨水處理系統240t/d;循環水處理系統80t/d;滲濾液+高鹽廢水+生物科技處理系統250t/d。
廢水來源:初期雨水處理系統污水主要為初期雨水;循環水處理系統污水主要為循環水排污水;滲濾液處理系統主要處理填埋區滲濾液,地面、車間沖洗廢水、廠區生活污水;高鹽廢水處理系統主要處理洗滌塔廢水,除臭廢水、軟水反洗水;生物科技處理系統主要處理污蒸汽冷凝水,循環冷卻排水、清洗及廢棄治理廢水。
處理出水指標:設計出水水質符合張家港格林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東沙化工區污水納管標準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本項目污水處理設施應增加相應處理單元以滿足《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發布稿)》(GB18598-2019)中出水水質。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在工藝設計方面,對本項目各股污水的水質特性進行分析,在響應工藝要求的基礎上對水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工藝路線上按照不同污水采用不同的處理工藝:
初期雨水污染物濃度較低,采用混凝沉淀處理后回用;
循環水由于硬度較高,則采用“除硬+混凝沉淀”的工藝,處理后回用;
滲濾液、高鹽廢水、生物科技處理系統廢水經分別預處理后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屬、硬度及懸浮物等,送至蒸發系統脫鹽處理(蒸發系統不在本招標范圍內),蒸發出水進入MBR+NF系統。
工藝系統設計上凸顯安全穩定性,各工藝系統通過詳細計算、安全取值、留置余量充分保證其能滿足最大處理能力的要求。嚴格控制各工藝系統的運行條件,包括加藥量、停留時間、溫度、pH等。對于污水的水質波動,通過抗沖擊負荷工藝的應用、均衡水質、進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硝化液回流稀釋等手段實現調節。對于產生的化學污泥,采用“加藥混凝+板框壓濾”的方式進行減量化處理。
在設備配置方面,主要考慮高檔品牌,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少運營期的檢修強度,另一方面效率較高的設備有利于節能降耗。
在自動化控制方面,采用最為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對污水處理進行全過程監控,在中控室內即可實現廠區內系統的管理控制。同時充分考慮系統運行的各種突發情況,對自控系統做了完善的保護措施,有效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1)初期雨水采用“混凝沉淀”的工藝,處理后回用/混凝沉淀裝置;
2)滲濾液、高鹽廢水、生物科技處理系統廢水采用“除硬+混凝沉淀”或“溶氣氣浮”的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重金屬、硬度及懸浮物等,送至蒸發系統脫鹽處理,蒸發出水進入MBR+NF系統/混凝沉淀裝置、除硬裝置、溶氣氣浮設備、MBR生化系統、MBR超濾系統、納濾系統。
(2)技術工藝/裝備原理
混凝沉淀裝置:由調酸槽、還原槽、中和槽、絮凝槽、沉淀池組成,通過向反應槽內投加酸、還原劑、堿、絮凝劑,完成還原、絮凝反應,反應槽內析出的重金屬沉淀物在混凝劑的作用下形成大顆粒絮體,在沉淀槽內實現固液分離;除此之外,還用到了:
a)除硬裝置:在除硬反應槽中通過計量泵投加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去除水中硬度;
b)溶氣氣浮設備:由空氣壓縮機送到空氣罐中的空氣通過射流裝置被帶入溶氣罐,在0.35Mpa壓力下被強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氣水,送到氣浮槽中。在突然釋放的情況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氣析出,形成大量的微氣泡群,同泵送過來的并經加藥后正在絮凝的污水中的懸浮物充分接觸,并在緩慢上升過程中吸附在絮集好的懸浮物中,使其密度下降而浮至水面,達到去除SS和CODcr的目的;
c)MBR生化系統:通過碳氮比、溶解氧、PH、溫度等條件的調節,保證系統的脫氮效果。A/O生物脫氮工藝主要基于氨化→硝化→反硝化的氨氮生物降解反應過程,具體如下:
氨化作用過程:RCHNH2COOH+O2——>RCOOH+ CO2 + NH3硝化作用過程:NH4++2O2——>NO3?+2H++H2O+305~440KJ/mol反硝化作用過程:2NO2?+6H+——>N2+2H2O+2OH? 2NO3?+10H+——>N2+4H2O+2OH?d)MBR超濾系統:過濾孔徑為20nm,可以有效截留微生物菌體和懸浮物。同時,超濾系統可以對大顆粒的有機污染物進行截留,進一步保證MBR系統出水的穩定;
e)納濾系統:利用過濾膜的微小過濾孔徑,在壓力作用下對混合液進行濃縮分離得到部分濃度較低的產水和濃度較高的濃縮液。
(3)技術工藝/裝備特點
MBR超濾系統
1)主要污染物COD,BOD和氨氮有效降解,無二次污染;2)100%生物菌體分離;出水無細菌和固性物;3)反應器高效集成,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合理;4)污泥負荷(F/M)低,剩余污泥量小;
納濾系統
根據理論分析,納濾膜的切割分子量等級為150~200D,即納濾膜1~10nm過濾孔徑可以保證膜對分子量大于200D的物質顆粒有92%以上去除率。本系統采用膜過濾方式為錯流過濾,即過濾產水流向與濃縮液流向不在同一平面上,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過濾過程中污染物對膜的污染。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