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關注!《2020年陜西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時間:2021-06-07 10:32

來源:陜西生態環境

6月5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2020年陜西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是全省大氣環境質量實行國家新標準以來的最好年份,重點流域Ⅰ~Ⅲ類水體比例達92%,優于國家考核指標20個百分點,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超額完成“十三五”減排任務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20年,陜西生態環境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秦嶺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南水北調水源安全等重點任務,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

環境空氣質量

2020年,全省10個設區市、韓城市、楊凌示范區和西咸新區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監測與評價城市環境空氣質量。

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13個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安康、商洛、延安、漢中、榆林、寶雞、銅川、楊凌、韓城、西咸、西安、渭南、咸陽。

13個市(區)PM2.5平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優良天數平均287.8天,同比增加22.5天;重污染天數平均7.5天,同比減少9.6天。與上年相比,全省13個市(區)空氣質量均有所改善。

水環境質量

2020年,全省河流水質總體優,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0.0%,較上年提高7.2個百分點;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2%,較上年下降6.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2.8%,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

50個國考斷面中,達到2020年考核目標的48個,超過考核目標的2個,國考斷面Ⅰ~Ⅲ類優良比例為92.0%,優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20.0個百分點;無劣V類斷面,達到水環境質量年度考核目標。

黃河中下游(陜西段)水質總體良好,與上年相比水質有所好轉;陜北延河水質良好,無定河水質優;關中渭河干流水質良好,渭河支流總體良好;陜南漢江、丹江、嘉陵江水質優。

4個湖庫中,石門水庫、瀛湖水質優,王瑤水庫良好,紅堿淖重度污染。與上年相比,瀛湖、紅堿淖、王瑤水庫水質無明顯變化,石門水庫上年缺測不比較。

聲環境質量

區域環境噪聲:10個設區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范圍為51.0~59.5分貝,平均55.0分貝,銅川、寶雞、漢中、榆林和安康5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為二級(較好);西安、咸陽、渭南、延安和商洛等5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為三級(一般)。與上年相比,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下降1.2分貝,聲環境質量等級上升一級。

功能區噪聲:10個設區市各類功能區噪聲晝間點次達標率為94.8%,夜間點次達標率為82.8%。各功能區間比較:4a類區晝間達標率與上年相比不變,為100%,夜間下降5.4%;4b類區晝間、夜間達標率與上年相比不變,均為100%。總體來看,晝間聲環境質量好于夜間。

道路交通噪聲:10個設區市開展了道路交通噪聲監測,監測路段429條,總長883.7公里,平均等效聲級介于62.5~69.4分貝之間,平均為67.1分貝,與上年相比平均等效聲級下降0.6分貝,聲環境質量等級為一級(好),全省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農村環境質量

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70個村莊,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0.4%;開展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的32個村莊,水源達標率93.8%;26個縣(區)對轄區內的33條河流(湖庫)開展監測,共布設監測斷面(點位)46個,水質達標率87.0%。

70個監測村莊所屬的60個縣域農村環境狀況指數差異較大,農村環境狀況空間差異明顯。縣域中農村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為優良的主要集中在陜南地區,該地區農村生態狀況基本良好,生物多樣豐富,植被覆蓋度較高;評價為一般的主要集中在關中和陜北地區。

輻射環境質量

2020年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陜西環保大廈等7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的空氣吸收劑量率均屬于正常環境水平;西安市沙坡等全省23個陸地監測點累積劑量測得的空氣吸收劑量率屬于正常環境水平;我省20個土壤監測點樣品中放射性活度濃度屬于正常環境水平;

長江、黃河兩大水系流經我省支流的9個斷面、26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1個地下水水體樣品中放射性活度濃度屬于正常環境水平;

西安市鐘樓等65個電磁環境監測點、13個電磁場源周圍環境監測點監測結果正常;陜西省放射性廢物收貯管理中心廢物暫存庫周圍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生態狀況

按照最新評價要求,2020年陜西省生態狀況指數(EI)為69.79,生態質量為“良”。

全省10個設區市及楊凌示范區EI值范圍為47.34~84.62,生態質量為“優”(EI≥75)的4個,“良”(55≤EI<75)的5個,“一般”(35≤EI<55)的2個。

全省107個縣(市、區)EI值范圍為30.32~92.01。生態質量為“優”的37個、“良”的34個、“一般”的30個、“較差”的6個。

全省生態質量空間分布南高北低:“良”及以上的縣(市、區)集中分布在陜南地區、關中大部和陜北南部;“一般”及以下的縣(市、區)集中分布在關中中東部和陜北北部。

2020年秦嶺生態狀況指數(EI)為88.23,評價等級為“優”。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6.39%,森林蓄積量6.68億立方米。

2020年陜西生態環境保護亮點工作

落實助推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下放環評、輻射、固廢等審批事權60%以上,大幅壓縮審批時間,助力“六穩”“六保”。

推動出臺9部地方性法規和15項地方標準。

組織開展全省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明確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系統化、精準化、科學化。

全面開展黃河流域排污口排查,有序推進問題排污口整治。

開展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核查和審核,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64家企業納入首批履約。

以“亂排亂放”為重點深入開展秦嶺生態環境整治,持續開展“綠盾”專項行動,排查并打擊保護區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94起。

積極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全省發放排污許可證6671家,限期整改通知書518家,登記管理企業41348家,是全國第一個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全覆蓋的省份。

推動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整改任務

開展秦嶺生態保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固體廢物非法轉移等專項執法檢查和整治,17萬余人次開展督查幫扶,檢查企業6萬余家次

太白縣、留壩縣、嵐皋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平利縣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陜西省參加全國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的10支隊伍中,9支被評為表現突出集體;9名執法人員中,8名被評為表現突出個人;執法大練兵全國排名第四,受到生態環境部通報表彰。

全省突發環境事件發生10起,較上年同期減少16起,連續7年下降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