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28 09:34
來源:生態環境部
第一財經記者:有關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生態環境部門的通報,近年來不僅是排污企業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第三方運維公司也有不少數據造假的案例,請問對此有哪些制裁措施?
柏仇勇:監測數據質量是生態環境監測的“生命線”。依法監測、科學監測、誠信監測,是對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統一要求,沒有例外,也決不允許有例外!生態環境部始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管工作,強化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全程聯合監管,強化依法規范監管,強化嚴懲造假行為。下一步將推動加快出臺《生態環境監測條例》,保持打假高壓態勢,讓造假者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紅星新聞記者:近年來我國環境監測點位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何考慮,是否有進一步加強縣級環境監測力量的打算?
柏仇勇:環境監測點位建設將由“規模化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力爭實現全國“一張網”智慧感知,一體推進監測、評價、監督、預警,全力提升監測信息發布的及時性、普惠性、親民性。關于加強縣級環境監測力量,垂改以后,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職能調整為執法監測,將按照中央改革要求,逐步補齊縣(區)監測人員、技術裝備、業務能力的短板;鼓勵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制定出臺基層監測機構能力建設標準;通過生態補償、污染防治等資金渠道支持基層監測能力建設。
中國新聞社記者:中國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過程,環境監測如何發揮作用,下一步在中國實現低碳發展過程中,環境監測的工作是怎樣的?
柏仇勇:為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對監測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我們會同中國科學院等相關單位,開展了碳監測評估體系構建研究。以服務支撐碳排放核算為基本定位,立足當前、兼顧長遠,全面設計、重點推進,科研先行、業務融合。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監測評估體系,監測網絡范圍和監測要素基本覆蓋,碳源匯評估技術方法基本成熟。當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碳監測試點工作方案,準備開展排放源監測、重點城市監測、區域監測三項試點。
北京青年報記者:據了解,2021年7月起,我國將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劉友賓:今年7月1日,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汽車標準全面進入國六時代,基本實現與歐美發達國家接軌。與國五標準相比,重型車國六標準要求進一步加嚴,NOx和顆粒物限值分別減低77%和67%。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時,排放標準的升級,也促進了我國排放控制技術與世界標準接軌升級,助力我國汽車和相關零部件行業對外發展。
人民網記者:請問“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點將從哪幾個方面來提升呢?
柏仇勇:2020年4月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氣象局等,深入研究、加快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編制,目前主要思路已基本成熟,概括起來,就是“四個提升”即提升整體性,構建“大監測”格局,提升系統性,建立“全覆蓋”網絡,提升協同性,加快“高質量”轉型,提升創新性,夯實“現代化”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不斷在加大對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我想問目前黃河流域水質斷面的監測情況如何,目前黃河流域主要存在的環境問題是什么,在監測數據上是否有所體現。
柏仇勇:從監測數據看,黃河流域水質總體呈逐年好轉趨勢,水質狀況從輕度污染改善為良好。2020年,黃河流域I-III類斷面比例為84.7%,比2016年提高25.6個百分點;無劣V類斷面,比2016年下降13.9個百分點。其中,黃河干流水質為優,2018年以來I—III類斷面比例均為100%;黃河主要支流水質由輕度污染改善為良好,I—III類斷面比例達80.2%,比2016年提高31.2個百分點,已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