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21 09:20
來源:辰于公司
作者:王浩然 劉海楠
展望“十四五”,我們認為有兩股力量不容忽視,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真正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許才剛剛開始,一方是以寧波開誠、維爾利為代表的企業,他們進入市場較早,主要提供技術或設備,同時具有一定的產能規模和先發品牌優勢(見圖7)。
另一方是以光大環境為代表的大型固廢企業,他們具有明顯的業務協同優勢,截至2020年12月底,光大環境、啟迪桑德、旺能環境、瀚藍環境等餐廚項目產能分別達到了5285噸/日、3220噸/日、2720噸/日、2620噸/日(見圖8)。
其中光大環境這幾年表現最為突出,其餐廚垃圾的業務發展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當年6月,光大環境與山東省萊蕪市人民政府簽署生活垃圾發電和餐廚垃圾處理特許經營協議,協同處理萊蕪市的生活及餐廚垃圾,首次進入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同年12月,光大環境中標江蘇宿遷餐廚垃圾處理PPP項目,作為首個純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日后也成為光大環境餐廚垃圾處理的標桿。
據了解,光大環境自主研發了“預處理→提油分離→全混厭氧→沼氣發電”工藝路線,其處理技術噸投資成本在70-80萬元之間,成本相較于其他技術具有一定優勢;單獨運行的成本在200-220元之間(含收運),若與垃圾焚燒協同處理,噸運行成本可節約92元左右;由于技術工藝較為領先,其設備可靠、故障率低、操作維護簡便、自動化程度高,萊蕪、宿遷等項目均穩定運行多年。
在垃圾分類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這些大型固廢企業正利用協同優勢降維打擊(見圖9)。一方面,垃圾焚燒主業帶給這些企業資金和政府資源雙重優勢;另一方面,協同處置帶來降本增效,可以幫助這些企業降低財務壓力:在收入端,協同優勢在于餐廚沼渣余電上網;而在成本端,除可節約土建、人工等成本外,干濕垃圾處置的發電設備、除臭系統、滲濾液處理系統、蒸汽供熱系統等也可共用,從而降低折舊攤銷成本。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