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13 09:49
來源:瀚藍環境
近日,江西衛視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江西”的工作進行了相關報道,其中,在對江西省危險廢物收集處置的做法報道時,突出介紹了瀚藍環境在服務當地重點產廢單位前中后端一體化處置方面的先進做法。
瀚藍在江西省贛州市、南昌市、九江市、吉安市、撫州市、上饒市、景德鎮等已開展危廢收集、運輸、處置等服務,并在當地逐步探索形成了工業危廢收運處置的“瀚藍模式”。
工業危廢收運及處置的
“瀚藍模式”
瀚藍對標“無廢城市”建設理念,圍繞“大固廢”發展思路,推動固廢業務縱橫一體化發展,并將生活垃圾處理實現從前端分類到末端處置的完整閉環的成功模式推廣到工業危廢物處理處置領域。
01源頭規范管理,前置數據分析
針對工業企業危廢物產量大、種類多、處置難的問題,瀚藍環境致力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差異化的托管運營服務,并對企業危廢物規范化管理、環保設備運營管理、環保知識培訓等方面提供定制服務。
通過前移精準服務,一方面,有效提高行業企業對危廢物的認識和管理水平,調動中小微企業規范處理處置危廢物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前了解產廢單位的廢物信息、廢物管理及廢物處置現狀,為企業提供危廢管理與減少危廢產量的專業建議,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南昌市工業固體廢物管理中心負責人周翊在接收采訪時表示:“小微企業原來每年的處置成本大概要1.2萬元到1.5萬元,我們三個試點項目建成投運以后,他們的收運成本可以降到最低2500元左右一年。”
02中端快速響應,實時在線追蹤
瀚藍下屬的佛山物流項目及贛州物流項目,均擁有專業資質運輸團隊,做到快速響應企業收運需求,為各工業企業提供專業規范的危廢物物流服務。
(南昌危廢暫存項目)
為確保危廢物被安全高效收集運輸到處置項目,公司自主研發了一套工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TMS)。該系統可依據危廢物數量、化學特性以及國家對危廢物的運輸要求,準確配置相應的車輛進行收運,并根據企業位置制定最優的收運線路,提高收運效率。此外,系統配備異常預警、運單跟蹤、軌跡查詢等多項實時在線功能,實現每一訂單實時追蹤,確保危廢被安全運送到處置項目。通過實時監控車輛,全程跟蹤物流,為危廢物去向提供完整監管鏈,有效提升地區危廢物處理的監控效率,實現工業危廢物收轉運全過程可控。
(工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南昌市某4S店行政主管胡娜在接江西衛視采訪時表示:“在系統上做了轉運申請,很快他們就會派人過來收運。”
03末端分類處置,園區共治共享
瀚藍下屬的贛州危廢處置項目,年處置36大類172小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7.2萬噸/年。該項目主要運用焚燒處理、物化綜合利用、填埋三大處理工藝,針對不同類別的危廢進行相應的處置,實現危廢減量化、無害化。
(瀚藍贛州危廢項目)
經過在江西省危廢前端收運收運及末端處置的模式探索,瀚藍從客戶需求出發,逐步完善危廢處置的閉環模式,并在廣東佛山等地進行了推廣實踐。
瀚藍環境下屬佛山綠色工業服務中心工程(南海)項目是目前佛山市內最大的危廢處置項目,處置規模達9.15萬噸/年,處理危廢物共計26大類。
工業服務中心與位于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旁的瀚藍(佛山)工業物流項目無縫銜接,部分被收集的危險廢棄物,被運輸到工業服務中心內,與產業園內的其他項目共用末端處置設施。生產所需的用水用氣需求由園區統一調配,實現資源共享;產生的廢水通過園區污水處理項目集中深度處理,杜絕二次污染。
04“5G+工業互聯網”,提高項目管理安全性
贛州危廢項目率先運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主要以無人叉車智能遠程控制、無人機進行外圍設備巡檢、智能機器人進行倉儲巡檢等三個場景進行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實現提高項目安全管理系數,減少人員在作業區域逗留的時間,提高管理效率。
危廢處置“瀚藍模式”異地復制
推動城市綠色發展
截至目前,瀚藍已在廣東、江西、浙江等地提供危險廢棄物的收運和處置服務,處理規模達到19.55萬噸/年。瀚藍提供的“全流程”工業環境綜合服務,有效整治城市環保領域頑瘴痼疾,降低環境污染事故風險,增強城市環境應急協調能力,推動工業城市綠色發展。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