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顏磊:碳中和視角下的全國碳市場

時間:2021-05-07 11:09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趙利偉整理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之下,一直錦衣夜行的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下子被推到臺前,今年6月底,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啟動運營,屆時將超過歐盟,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在此背景下,中華環保聯合會碳減排標準工作組組長、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碳交易總監顏磊在“2021(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上做了“碳中和視角下的全國碳市場”的主題分享。

1620357100848999.png

顏磊

  一、碳中和緣起

  碳中和目標起源于人類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自工業化以來,人類社會快速發展,在短短的200多年時間內將地球億萬年沉積的化石燃料開采出來并燃燒掉,排放的各類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溫上升,溫室效應也正讓人類面臨著地球生態系統難以挽回的損害。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認識到氣候問題的嚴峻性,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國家之間展開國際氣候談判,由此逐步形成了《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等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約束性文件,并一直秉持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來應對氣候變化。

  在以上國際協定的約束下,全球各國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需要進行溫室氣體減排,發達國家因為歷史累計排放更多的原因,需要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減排進行了量化規定,發展中國家沒有強制性約束。在后來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談判中,出現了三個談判陣營,包括歐盟急先鋒,傘形國家(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和“中國+77國集團”,中國在國際上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減排壓力。

  2015年,全球175個國家共同簽訂《巴黎協定》,明確提出要在本世紀內使地球平均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并爭取到1.5攝氏度之內,為此規定每個國家每5年要提交一次新的國家自主貢獻;全球每5年進行一次盤點,對各國進行可量化的評估等等。中國作為締約國之一,事實上已經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承諾2030年左右實現碳達峰。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的時間。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注入了強大的政治推動力。

  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規劃了八項重點任務,最后一項任務便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抓緊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提升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等。即將正式啟動運行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性市場化工具,同時它也是綠色金融體系下環境權益類交易產品之一。

image.png

環境權益類交易

  二、碳交易

  1) 碳交易的機理

  碳交易是總量控制下的交易(Cap-and-trade),類似于計劃經濟時期的糧票,納入碳交易體系的企業每年是有一定排放額度的。比如A和B兩家高排放企業,初始配額均為一年一百萬噸,經過一年的運行,A企業排放了110萬噸,屬于超排,需要購買短缺配額;B企業排放了90萬噸,屬于減排,可以出售富余配額,AB企業就可以通過交易來滿足他們的需求。碳排放權交易所或環境交易所提供交易平臺,給買賣雙方提供撮合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交易,同時收取相應的交易傭金。

image.png

碳交易運行機理

  碳交易可以通過市場使碳排放權的稀缺價值得以充分挖掘,使減排主體能夠在信息更加對稱的機制下對減排的投資收益予以決策,也可以最終使得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碳減排成本趨于均等化、全社會節能減排成本最小化。這便是碳交易能快速推行的原因。

  2) 全球碳市場

  從全球來看,碳市場發展較快,最早的碳市場在歐盟,目前歐盟碳市場已經步入第四階段,配額總量為17-18億噸;北美碳市場最早出現在加州,美國東北部九個州針對電力行業也推行了碳交易,加拿大魁北克省也有自己的碳市場,并且加州和魁北克兩個市場已經互相連接形成一個跨國的碳市場;亞洲最早的碳市場是出現在日本的東京都和埼玉縣,目前做得最好的是韓國,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運行了自己的全國碳市場;我們國家目前實際上還在試點階段,早在2011年,國家發改委就推動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6年,福建碳市場啟動。截至目前,試點碳市場交易總量達4億多噸,交易額100多億元人民幣。

  不同區域的碳市場,地區之間的減排成本并不相同,低成本地區的企業想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高成本地區也愿意以低于減排成本的價格購買區外配額,從這點出發,更大規模的跨國或洲際層面的碳市場就有可能實現。而事實上,像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非常穩定,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排放出來,溫室效應都是一樣的,因此,從物理屬性上講,不同地區的碳市場也完全可以連接到一起。目前加州和魁北克已經互連,歐盟和瑞士也已經連在一起,中日韓也在洽談,目前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都有碳定價體系,還有一些地區正在或計劃推行碳交易體系,未來全球碳市場建設仍將不斷加快。

  3) 國內碳市場現狀與進展

  事實上,我國已經開展了近10年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探索,經歷了起步到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顏磊現場展示了國內8大試點市場配額交易價格,“價格更多反映了地區的邊際減排成本,邊際減排成本越高,價格越高;又因為它是人為碳市場,從價格就可以看出政策的嚴格程度?!鳖伬诒硎?,價格最高的是北京,除了北京地區邊際減排成本高以外,北京政策更為嚴厲,有上位法做支撐(北京人大立法),不配合的企業經過罰款之后都會拿出專門的預算完成碳減排的履約。

12

編輯:趙利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