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30 13:47
來源:生態環境部
南方都市報:在減污降碳背景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水污染防治有什么影響?
張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是我國經濟社會一個深刻的系統性的變革。整個來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對水污染防治這個領域至少有兩方面的重要影響:
第一,污染治理的過程本身也是耗能的,甚至消耗還比較大。大家知道污水處理廠有一個曝氣的過程,垃圾還有一個焚燒的過程,這本身都是高耗能,包括藥劑的投放也是比較大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有利于在污染治理的領域出現一些新工藝、新產品,一些新工藝、新產品會應運而生,這是一個重要的影響。
第二,會促進再生水的循環利用,促進我們城市污泥的綜合利用。我們中國缺水,很多地方缺水,污水達標之后白白排放掉了,太可惜了。把這些再生水循環利用起來,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巨大的穩定的水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起來。一方面可以減少污染源的排放,處理完的水再生利用,一般還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碳的排放,這些水的回用意味著處理過程的能耗、藥耗就省掉了。
在自然狀況下,我們人的排泄物、廢水自然條件下要回到農田的。但是,大城市建立之后,這些排泄物通過管網進入污水廠,用高耗能方式進行處理,處理完了之后送去焚燒廠焚燒,這個顯然是不太合理的。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也許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有一些地方探索污泥回到農田去的路徑。一旦再生水循環利用,污泥綜合利用,這些路徑被打通之后,我想污染治理的工藝一定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對此我們充滿著期待。
水源地保護是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
澎湃新聞:近日多家環保組織聯合發布一份長江流域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報告,水源地整體狀況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風險源,名錄沒有發布,保護區內存在垂釣、游泳等情況,我們下一步如何就水源地進行精細化管理?
張波:水源地涉及千家萬戶的健康安全,始終是我們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時期堅決打贏、打好水源地的保護攻堅戰,應該說解決了一批突出的問題,老大難的問題也在推動解決,在飲用水源安全保障方面我們前進了一大步。
進入新的階段,飲用水源地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源地的規范化管理。下一步我們在這一方面主要開展幾個工作:
第一,開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基礎信息調查和環境狀況的評估,健全完善水源地信息管理檔案,定期評估區域流域水源地管理狀況。水源地的源管理要形成檔案,要信息化,定期做評估。
第二,強化水源地水質達標管理,指導地方綜合采取污染治理、深度處理、水源替代等,加強不達標水源地治理。
有一些地方可能沒有辦法,地質原因造成的有一些老是不達標,并不是地方同志不努力,因為那個地方地質原因造成鐵、錳等偏高,我們水廠有可靠的工藝進行處理,水源地不達標也可以繼續用,如果沒有很好的工藝解決,就要下決心來更換飲用水源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三,推進集中式的飲用水源地的規范化建設,在鞏固水源整治專項行動的基礎上重點加強水源地監控,風險防控和應急能力建設,筑牢水源水質安全防線。
強沙塵天氣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帶來嚴重影響
封面新聞記者:今年3月,中國北方地區出現多次范圍廣、強度大的沙塵暴天氣,請介紹一下今年沙塵暴來源及影響范圍,頻發的沙塵暴天氣對我國優良天數比例產生了哪些影響?
劉友賓:今年3月14日-19日、27-29日,我國北方地區先后經歷了兩次大范圍的強沙塵天氣過程。根據風云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這兩次沙塵天氣過程主要起源于蒙古國,受蒙古氣旋和冷高壓影響,蒙古國首先出現了大范圍沙塵暴天氣,之后隨著蒙古氣旋東移南下,形成了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沙塵天氣過程。
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3月14日-16日的沙塵天氣過程強度為近10年來最強,沙塵天氣影響面積超過380萬平方公里,影響我國西北、華北大部、東北地區中西部、黃淮、江淮北部等地,約占國土面積的40%;17日-19日,受沙塵回流影響,華北地區又出現了短暫的沙塵天氣;27日-29日,北方地區再次出現大范圍沙塵天氣,強度略弱、范圍略小、影響位置偏東。
強沙塵天氣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帶來嚴重影響。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數據,沙塵過境期間,我國北方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從沙塵影響程度看,全國共計17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受到兩次強沙塵天氣過程影響,導致空氣質量超標702天,按全年計算,全國優良天數比例下降約0.6個百分點。
雖然這次沙塵暴的起因主要是自然因素,但這也再次提醒我們,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須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和建設,加強國際合作,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十四五”時期基本消除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