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30 10:17
來源:中國水網
去年疫情期間,由E20環境平臺董事長傅濤總策劃,E20執行合伙人薛濤指導下屬傳播中心及四大研究部門歷時數月,聯手制作完成了《大江大河——中國環境產業史話》。圖書將產業歷史融入企業發展,以企業視角呈現產業變遷,聚焦8個領域的發展為索,講述中國環境產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故事,重點論及的企業80家左右,共涉及企業約300家。(具體可見:一本書的誕生——向環境產業和先行者致敬)
本書將在3月31日的“2021(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期間,正式與讀者見面。傅濤為圖書親自做序,回顧了產業發展的歷史,以及圖書策劃的背景和初心,具體如下:
環境保護是一項不凡的事業。在中國飛速發展的改革開放中,做好環境保護更加不易。既要響應“發展就是硬道理”的經濟增長需求,又要呵護碧水藍天,中國環境保護一直在這樣的兩難中尋求發展。
在環境保護事業的不斷推進中,環境產業得以產生并逐步成長。20多年來,中國環境產業經歷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演繹了環境產業的“大江大河”。
激蕩的時代催生不同尋常的風景,2020年的環境產業已今非昔比。無論是在繁榮的都市、忙碌的工廠,還是曠野的鄉村,都能感受到環境產業的強烈存在;無論是在人才集聚的高校象牙塔,還是跌宕起伏的資本市場,亦或指點江山的論壇展會,都能感受到環境產業的蓬勃力量。如今,環境產業正在成為生態文明發展的頂梁柱,成為“兩山”經濟的核心力量。
在環境產業的“大江大河”中,E20環境平臺像一朵浪花涌現,恰逢其時、應運而生。20年來,E20環境平臺和行業一起見證了偉大的變革時代。從最初對污水治理、供水改革的關注出發,到推動污泥問題、固廢處理問題的解決,產業界在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污染難題時,在政策指引下,以理念引領、技術驅動,乘著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大勢,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兩山論”落地的重要抓手。環境產業演奏出一曲曲動人心弦的產業之歌,而E20環境平臺正是這首歌里一個始終跳動的音符,一個默契飽滿的和聲。
從2000年成立中國水網開始,E20環境平臺有幸參與到環境產業乘風破浪的旅途之中。作為環境領域縱深服務生態平臺,E20環境平臺創立之初就懷著一顆促進產業發展之心,致力于通過產業的力量改變環境治理。我們期望,在助力環境企業快速成長的過程中,為生態文明打造產業根基。
E20環境平臺的使命緊緊圍繞環境產業展開,基于市場化發展的政策研究,平臺推出了系列多維度的研究報告,創建了論壇品牌;從中國水網到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從網站到微信公眾號,創建了產業媒體矩陣;成立E20環境商學院,幫助企業明晰戰略方向,搭建與資本的生態合作系統;出版了《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等系列書籍,提出并設計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學理論框架,為產業謀劃著更長遠的未來。
我們篤定:E20環境平臺必須始終為環境產業代言,致力于為環境產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陪伴環境企業共同成長。20年一路走來,E20環境平臺的發展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和鼓勵,因此融入了環境產業的成長,見證和參與了產業的變革。E20環境平臺的心和產業一起,感受到了產業發展每一瞬間的宏大與細微,快樂與痛苦,成就與迷茫。2020年注定不尋常,環境產業面對外部宏觀形勢變幻,不確定性增加,一些人不免疑惑迷茫。為了在無常中把握有常,借著疫情中的寧靜,我們組織團隊,形成了這本書,力圖展示中國環境產業的前世今生。
一切終成歷史,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時光不戀過往,大江只會奔騰。當所有的故事于時間渡口匯合,就是大江大河,而我們和產業行進在同一條船上。大江大河從來不是只有一個平緩的速度,前行之途有湍流,也有險灘,但我們不忘初心,心有所持,終將奔向更好的前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我們前進的路標。
這正是本書篩選八個領域濃墨重彩書寫其產業故事的由來。
謹以此書向偉大的環境產業致敬,向環境產業的先行者們致敬。
傅 濤
于玉泉慧谷
附圖書封面及目錄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